魏延在歷史上的真實結局如何?究竟是怎麼死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魏延在歷史上的真實結局如何?究竟是怎麼死的?

魏延在歷史上的真實結局如何?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比之演義,魏延之死少了一分戲劇性,多了一分現實。

蹊蹺的會議

諸葛亮去世前,找來楊儀、費禕、姜維,安排退軍事宜: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如果魏延不服從,你們就先自行撤退。

諸葛亮的這次會議安排,非常蹊蹺。

魏延,當時既是征西大將軍,假節,也是丞相府的前軍師,無論在軍隊還是在丞相府,都是位置僅次於諸葛亮二號人物。

魏延當時為前部,「出亮營十里」,快馬加鞭,很快就能到達。

而諸葛亮之死系積勞成疾,並非突然死亡,完全有時間把魏延叫來再安排。

可是,如此大事,為何要讓魏延缺席呢?

再者,對魏延斷後的安排,諸葛亮把魏延叫來當面說清楚不好嗎?為何要說魏延不服從就自行撤退呢?

這一切,說明了當時魏延的尷尬處境。

尷尬的魏延

當時的魏延,有4重尷尬的身份。

1、公認,卻不能如意的「繼位人」。

在朝廷體系,魏延已是征西大將軍、假節,其軍中地位遠高於諸葛亮之外的所有人。

在丞相府體系(由於大小事務歸諸葛亮決斷,丞相府是蜀漢事實上的權力中心),魏延也是前軍師,位在長史楊儀、司馬費禕之前。

加之其資歷、戰功,「冀時望必當以代亮」,被一致認為是諸葛亮的繼位人。

不過,諸葛亮對繼位人卻另有安排。

諸葛亮曾秘表後主:臣若不幸,後世宜付琬。(《三國誌.蔣琬傳》)

當時,蔣琬為丞相府留府長史,也就是在丞相外出期間,代丞相處置大小事務的職務。

諸葛亮不僅是北伐的領導者,更是國家軍政事務的總負責人,他以蔣琬留守,就是希望蜀漢軍政能實現平穩過度。

以文制武,平穩過度,是諸葛亮的計劃。

公認,卻不能如意接班的人物,其處境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是微妙的。

2、諸葛亮的質疑者。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子午谷之爭」。

事實上,這種爭執不止一次。

每次出征,魏延都「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每次都是如此!

由於諸葛亮不採納,魏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

諸葛亮在世時,魏延只能發牢騷,諸葛亮去世,又如何保證魏延聽其遺命呢?

3、無人能壓制的魏延。

魏延勇猛過人,素得士心,性格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只有楊儀和他頂一頂。

而楊儀,只不過是依仗諸葛亮而已。

諸葛亮死後,曾經拔刀要殺楊儀的魏延,只怕會毫不猶豫的再次拔刀!

因此,如果諸葛亮不以魏延接班,那麼,也無人能壓制住魏延!

4、尷尬的位置。

魏延,此時為先鋒,距離魏軍最近。

先鋒,在撤退時,天然就變成了「斷後者」。

因此,諸葛亮等人可以繞開魏延安排部署,而魏延也只能「斷後」。

諸葛亮原意

魏延有主見,對諸葛亮部署並不心服,而其資歷、地位又遠高於軍中其他人。

魏延如果參與撤軍事宜安排,諸葛亮既不能保證魏延一定會在其身後執行,更不能保證有任何人可以壓制住他。

因此,諸葛亮不讓魏延待在大軍,直接以先鋒執行撤退任務即可。

只要大軍撤退,魏延孤軍也就只有乖乖撤退了。

其他事情,等回到成都,再統一安排。

如此安排,可以看出,至少諸葛亮認為:魏延絕對不會投靠魏軍!

魏延的主見

魏延,確實有主見。

費禕去通知時,魏延果然提出反對意見。

丞相去世,我還在呀!讓丞相府的人安排丞相後事,我自率軍繼續擊賊!再說了,我怎麼可能給楊儀斷後?

還是老問題:有主見+無人能壓制。

魏延的決定是:以自己的聲望、地位,號令軍隊,留下繼續作戰!

他要求費禕與他聯名發信,告諸將:留下!

費禕只好採取拖延戰術:楊儀是個文官,不知兵。我去和他說一下,他「必不違命」!

魏延答應了。

魏延,在這種問題上還是幼稚了!

武裝行動

費禕一走,魏延就懊悔了,馬上派人去追,可惜沒有追上。

隨後,魏延發現:費禕回去後,楊儀等人依然在按照諸葛亮的計劃,部署退軍。

諸葛亮企圖「自退去」,脅迫魏延退軍。

魏延決定採取行動,自己堵住路,殺楊儀,控制軍隊。

其實,你魏延要奪軍隊,憑本事,理論也好,甚至動手殺楊儀也好,沒問題!但擅自放棄斷後任務,甚至斷掉兄弟部隊的退路,陷蜀漢大軍為進退兩難之地,這個動作實在太過!

於是,魏延搶先行動,先撤走,並燒掉了棧道,斷楊儀退路。

於是,楊儀、魏延,各自上表後主,說對方造反了。

但是,後主身邊的董允、蔣琬都認為楊儀沒問題,問題在魏延。

軍散

隨後,楊儀翻山趕了過來,魏延又率軍前去攻擊。

王平大呼:丞相屍骨未寒,你們就敢作這樣的事情嗎?

確實,你們高層權力搞來搞去沒問題,但你現在發兵攻打蜀軍兄弟,是什麼意思?

眾人知魏延沒道理,遂散去。

冤殺

魏延只得帶著自己的幾個兒子向漢中逃跑。

注意,是向漢中逃跑!

顯然,魏延至死沒有作叛國的打算!

可是,楊儀不打算放過魏延,派馬岱追擊,斬殺掉魏延。

魏延,是典型的專業人才:長於軍事,短於政治。

憑借其軍事才能,他成為征西大將軍、假節。甚至一度被公認是諸葛亮的繼位人。

可是,在政治問題上,他可謂幼稚了。

魏延與諸葛亮的分歧,是軍事路線之爭,是純粹的專業問題。

可是,他不善隱藏情緒,多發牢騷,使諸葛亮有難制之感,對其防備。

位高權重、聲望高,卻不能成為繼位人,魏延的處境已經非常危險。

諸葛亮死後,無論是出於繼續對魏作戰的專業考慮也好,出於和楊儀的私人恩怨也好,魏延都不是毫無道理。

可是,他在鬥爭中,居然率軍燒棧道,斷絕兄弟部隊後路,甚至攻打兄弟部隊!

這麼大的動作,不是找死嗎?

從將才的角度看,魏延的死,可惜了。

可是,從他的政治素養看,魏延之死,又怨不得別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