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人,肯定對其中魏延的名台詞「誰敢殺我?」印象深刻。魏延的結局不好,但是他的人氣卻一直很高,作為蜀漢後期重用的將領,魏延不僅武藝非凡、善於征戰,更加還會出謀劃策、調兵譴將,算得上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他最後的悲慘結局雖然與他的所作所為脫不開干係,但其實這裡還涉及了他和楊儀的矛盾,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受演義中的形象影響,魏延的形象都是驕傲自大的,很多人也都知道諸葛亮曾經因為魏延腦後有反骨,而想要處死魏延,在劉備的求情下,魏延才得以成為蜀漢的大將。然而真實的歷史上,其實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其實都對魏延非常信任和器重的。蜀漢的文臣武將們雖然知道魏延的脾氣不好,但總體還是尊重他的偏多,然而楊儀卻是一個例外。
關於楊儀這個人,估計很多人都不熟悉,比較他在演義中的戲份不多,其實他也是劉備非常欣賞的人才之一。楊儀本來是在荊州擔任刺史傅群的主薄,後來投奔關羽,關羽將他任命為功曹,作為去見劉備的信使。而劉備和楊儀見面後,楊儀對各種軍國大計,朝野政治的觀點,都讓劉備非常滿意。於是便把楊儀留在了身邊,之後劉備稱漢中王的時候,楊儀也被提拔成了尚書。
劉備死後,楊儀被諸葛亮任命為參軍,可以代行相府的相關事宜,而此時魏延也是諸葛亮北伐中的前軍師。這兩人可以算是諸葛亮的左膀右臂。可惜這楊儀的性格也是屬於自傲的哪一類,楊儀自然對魏延的作風看不慣,而魏延身為武將,自然也對沒有軍功,文官出身的楊儀看不慣。所以兩人經常因為一些立場問題進行爭執,情況愈演愈烈,甚至有一次魏延拔出佩刀恐嚇楊儀,把楊儀嚇得夠嗆。還好諸葛亮即使制止,費禕也為兩人調解。然而這些治標不治本。
直到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的去世,讓這兩人的徹底撕破臉,此時楊儀被封為身為北伐大軍的主帥,負責全軍的撤退,並且讓魏延來斷後。然而魏延對這個安排非常不滿,他認為諸葛亮的死也不能影響北伐。此時本應負責斷後的魏延,他提前率領自己的軍隊,趕到楊儀大軍的前面,把回漢中的棧道燒了,希望阻止撤退,繼續北伐。
不過楊儀聽從諸葛亮安排,選擇從其他道路趕回漢中,這個過程中,魏延和楊儀兩人都派人向蜀漢朝廷告對方意圖謀反。結果大臣們更傾向於信任楊儀,相信魏延謀反,之後魏延手下的大軍也散了,只剩下幾個親信,被楊儀派出的馬岱等人擊殺,明顯的公報私仇,這也能側面看出來諸葛亮死後,蜀漢屬實沒有撐場子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