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司馬昭伐蜀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司馬昭掌權以後,率先發動了滅蜀之戰,為何魏國的首選目標是蜀漢而不是東吳呢?可能在很多人眼裡,當時蜀漢國力是不如東吳的,但蜀漢的地理優勢讓他很難在短時間內被突圍,而且蜀漢兵力也在10萬上下,已經不算一個小數字了。其實司馬昭會做這樣的選擇,也是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下面就從四個方面為大家簡單分析下,當時魏國是如何看待吳蜀兩國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
首先,俗話說得好,柿子要撿軟的捏。對於司馬昭來說,想要通過消滅三國中的一方來建功立業,顯然不會一上來就挑一個難度高的。相對於東吳,司馬昭消滅蜀漢的難度相對較低。一方面,就蜀漢來說,在兵力、人口上都要落後於東吳。根據《三國誌》、《晉書》等史料的記載,在三國後期,曹魏的人口約為450萬人,按照10:1的比例,曹魏擁有45萬左右的大軍。在曹魏之後,東吳的人口在230萬左右,也即其擁有20多萬的大軍。與此相對應的是,就蜀漢來說,巔峰時期的人口只有95萬左右,也即其兵力,最多只有10萬人。
二
由此,在魏蜀吳三國中,蜀漢的實力最為弱小的。對於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消滅蜀漢的難度顯然是相對較低的。同時,對於公元263年前後的蜀漢,可謂人才凋零,缺乏一流的文臣武將。就蜀漢丞相諸葛亮來說,早在公元234年就病逝五丈原了。雖然諸葛亮留下了蔣琬、費禕、董允等人才,但是,公元263年時,這些人才大部分都去世了。而就姜維來說,其頻繁的北伐中原不僅沒有取得較大的戰果,也給了曹魏討伐蜀漢的借口,也即正是因為姜維的多次襲擾曹魏邊境,曹魏才出師有名,以此發動大軍來進攻蜀漢。
三
進一步來說,就蜀漢內部來說,後主劉禪即便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其至少不是一位非常有才幹和作為的皇帝。並且,後主劉禪對於黃皓等奸臣的寵信,客觀上削弱了蜀漢的實力,這也是鄧艾兵臨成都時,蜀漢後主劉禪立即放棄抵抗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就司馬昭掌控的曹魏,如果要發動消滅東吳的戰爭,必須要建造一大批船隻,以此越過東吳的長江天險,也即曹魏進攻東吳,需要一支訓練有素的水師。而進攻蜀漢來說,則不需要借助於水師,只需要原來的步兵、騎兵就可以了。換而言之,曹魏進攻蜀漢的成本要小於進攻東吳的。
四
最後,眾所周知,巴蜀之戰處在長江流域的上游,而東吳則處在長江流域的中下游,比如今湖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就屬於三國時期東吳的疆域。由此,對於司馬昭來說,一旦消滅了蜀漢,那麼,其也將擁有巴蜀之地了。在此基礎上,等到司馬昭想要進攻東吳的時候,不僅可以從中原地區發兵進攻東吳的側面,還可以從巴蜀之地出兵,也即派遣一支水師從長江上游出發,以此進攻長江中下游的東吳。而這,無疑會讓東吳腹背受敵,從而降低消滅東吳的難度。早在戰國時期,秦國之所以可以不斷蠶食楚國的疆域,就是因為其搶先佔據了巴蜀之地,以此實現了對楚國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同理,司馬昭先滅蜀漢,也可能是出於這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