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關羽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劉備取下益州後,又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在漢中擊敗曹操大軍,接著派遣劉封、孟達佔據上庸,此時,劉備集團的領地和實力大為增強,達到了頂峰時期。而曹操集團經過內憂外患,進入守勢。雖說如此,但曹操集團仍然是三大軍事集團(劉備、孫權、曹操)中最為強大的。
孫權集團平定山越、取得交州、荊州三郡(江夏、長沙、桂陽),實力也大為增強,但因為劉備集團佔據荊州南郡,使得孫權集團不但無力向北發展,而且還有被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夾擊的危險。所以,孫權想方設法想佔據荊州南郡。
就在這一年,雄踞西南而謀中原的蜀漢,發動了一次北伐戰爭,期間大將關羽自南郡起兵,兵峰直指襄樊。
在這場戰役之初,戰局完全呈壓倒式發展,關羽以大軍圍困襄樊二城,並以水計重創敵軍,在中原留下「水淹七軍」的赫赫凶名,威震天下。然而,在戰局進行到後半程時,局勢竟被東吳所扭轉。東吳大將呂蒙以一支奇兵繞到了蜀之扼要荊州,並將關羽逼上了絕路。
最終,關羽及其子死在伏擊中,令人扼腕。
可以說,這場戰爭直接破壞了天下三分的形勢,也讓蜀漢的命運走上了下坡路。雖然,在戰爭前期蜀漢佔據優勢,並一舉殲滅曹魏大量有生力量。但是,在這場殲滅戰的背後,蜀漢亦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在損兵折將過後,蜀漢遭到東吳的偷襲,失去了與群雄抗衡的最大資本——荊州城。
更嚴重的是,在東吳與蜀漢撕破臉後,原本穩固了十多年的吳蜀同盟瞬間支離破碎,雙方反目成仇。後來,發生的夷陵之戰,便是吳蜀聯盟破裂後的直接結果。
那麼,這場北伐的初衷究竟是什麼呢?蜀漢高層在發動戰爭之前又進行了怎樣的考慮呢?
由於蜀國從未設置史官一職,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看到最權威最官方的「官史」,所謂正史中闡述的內容也不過是作者的猜測罷了。很多歷史學家覺得,這次北伐是蜀漢高層規劃的「全面戰略」的關鍵一環,也就是將北方的戰線繼續推進,抵達漢鈣地區,擴大輻射面,打通漢中與荊州之間的通道。
雖然,當時還不存在「天子守國門」的概念,但蜀漢北伐的目的已非常明顯,那就是將政權的重心向東部轉移。這樣,蜀軍就可以以江陵地區作為核心,繼續發動北伐奪取曹魏的土地。況且,由於吳蜀聯盟已出現縫隙,此舉亦可以增加震懾東吳的資本。顯然,只要這一戰略部署成型,天下大勢將會向蜀漢一方傾倒,劉備將會獲得比曹、孫更大的資本。
據此推測,派遣關羽進行的這次北伐,未必是蜀國高層的主攻,而只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畢竟,此時蜀國剛剛歸還了東三郡,而蜀高層的目的又是重新改變荊襄的格局。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很多事的發展並不像蜀漢的佈局一樣。據筆者所觀察,這場戰役中蜀漢的規劃有不少疏漏之處,或者說是關羽本人所犯的錯誤。
首先,襄樊二城的曹軍抵抗極其堅決,以至於,蜀漢的主力軍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打下城池。若非如此,牢牢佔據襄樊一帶的蜀軍就是蜀漢震懾孫吳的最大籌碼,孫權勢必不敢輕舉妄動。就算是孫權打算破釜沉舟,關羽亦能憑借襄、荊、樊三城進行戰略周旋,不至於一敗塗地。
其次,作為主將的關羽對形勢進行了錯誤的估量,以至於下達了錯誤的戰略指示。在前半段北伐大獲全勝後,關羽未能守成,而是選擇乘勝追擊。從封中原群盜的做法中我們就能看出,關羽的性格十分急不可耐,他迫切地想要逼迫曹魏進行戰略轉移。
然而,事實卻是曹魏底蘊深厚,根本不懼怕這種表面上氣焰囂張實際上毫無作用的威懾。毫無疑問,在全局觀方面來看,關羽並不是一名合格的戰略家。之所以羅貫中及一些後世史評家稱關羽敗在「傲」字上,說的未必是他這一生的作為,而有可能是這種被自負沖昏頭腦的性格。
且看關羽行事果決,這些都是建立在個人能力突出的基礎上的,就像霸王破釜沉舟一樣,若屢次都以身犯險,只能算作莽夫罷了。
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蜀漢高層沒有預留「底牌」。所謂「底牌」,說的就是防止關羽失利的後備軍。顯然,蜀漢根本無法承受關羽失利這一結果,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或許,蜀漢高層和關羽一樣,在這場戰役中奉行了「機會主義」,將家底拿出來進行了一場豪賭。
倘若賭贏了,蜀漢在江陵擁有一隅之地,憑借馬超、黃忠等老將,勢必能讓天下大勢改寫。然而,這場豪賭蜀漢一敗塗地,以至於,他們失去了與另外兩家抗衡的根本。在關羽死後蜀漢發動的數次北伐中,我們依然能看到這種窮兵黷武進行豪賭的影子。
從這種角度來看,「隆中對」的最大敗筆莫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