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智障or大智若愚 劉禪在位42年的帝王之道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先天智障or大智若愚 劉禪在位42年的帝王之道

如果誰一而再,再而三的爭不上一口氣,直白點的會痛罵:「扶著賴狗上不去牆」。而文藝點的會歎息:「扶不起來的阿斗。」

好似阿斗=賴狗,可歷史上的阿斗真的扶不起來嗎?

1、顛簸流離

常山趙子龍的成名作便是在長阪坡殺掉個「七進七出」,只為保護懷中那熟睡的小主人。作為全劇配角的劉禪在緊要關頭還充當了煽情工具,自己那一摔把子龍與主公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

可那是小說!真實的歷史哪有如此美好?!劉備在三國可謂是逃跑能手,於各方勢力之中閃轉騰挪,可是各位注意過沒有,跟著他跑的永遠有關、張二兄弟,唯獨少了家屬。

在小沛,劉備被曹操攆著跑。襁褓中的劉禪與親娘被遺棄,一陣顛簸流離之後才在荊州團聚。可安穩日子沒過幾年,劉備又在新野被曹操攆著跑,劉禪又被爸爸拋棄了。

躲躲藏藏中,幾歲的劉禪隨著人流跑到了漢中。有個人販子一看這小孩子身邊沒大人,轉手就給賣了。來漢中避難的扶風人劉括碰巧買了阿斗。一番盤問之後,史書上記載「問知其良家子」。

這裡學問就大了,「良家子」是普通良民家的孩子,可劉禪並不是。也就是說,阿斗在幾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家世不一般,任憑大人如何盤問也不交代實情。如果劉禪老實交代,誰能保證養父不把其賣到曹操手裡?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劉備佔領益州之後,派了一個姓簡的老手下作為使節出使張魯一方。聽聞消息的劉禪找到簡將軍,說自己就是劉備的兒子。此時的阿斗已經在劉括的撫養下娶妻生子了,時隔十幾年還能記得那個姓簡的,誰還能說劉阿斗幼時弱智呢?

當然,主公的兒子不是張嘴一說就能當上的,在簡將軍的詳細盤問之下,終於確定了身份。寥寥數語之間,各位應該能夠聯想到在求證身份時劉禪的表現。如果他真的渾渾噩噩,我想簡將軍這關都過不去,也就沒有後來的「樂不思蜀」了。

2、身前的丞相

白帝托孤之後,劉禪繼承了皇位,可是手裡卻沒有皇帝的權力。因為政府內外的行政權被丞相諸葛亮一手操控。

裴松之為《三國誌》註解的時候寫到「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什麼意思呢?翻譯過來就是所有軍政工作都由諸葛亮處理,劉禪自己只是名義上的皇帝。好似從這句話中聽出阿斗濃濃的酸味。那麼,劉禪心裡到底喜不喜歡這樣?

別的暫不提,先說那篇傳世的《出師表》,其中有一句話很出挑:「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原來在丞相眼裡,皇宮和丞相府是同等的地位。

再來看諸葛亮的頭銜和職務,武鄉侯、丞相、領益州牧。第一個封號給予諸葛亮尊貴的地位,第二個職務授予諸葛亮運轉國家機關的權力,而第三個職務則讓諸葛亮實際管理百姓。因為蜀漢只有益州這一塊領地!也就是說蜀國從上到下都交給了諸葛亮。

我們再拎出來一個熟人——曹操。曹操的頭銜是武平侯、丞相、領冀州牧。二者對比一番有沒有很相似?那麼試問漢獻帝和漢孝懷帝劉禪心中是不是都很鬱悶和不滿?!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3、丞相的身後

所以在諸葛亮死後,劉禪的不滿情緒逐漸爆發。第一件事便是廢除了丞相制度。諸葛丞相最看中的是費禕,在丞相死後,他只能和蔣琬互相牽制,再也沒有出現丞相大權獨攬的局面。如果劉禪真的對朝堂之事毫不關心,能用出這種縱橫之術?

第二件又馬上廢除了北伐計劃。諸葛亮死後,皇帝馬上立即了北伐。停止後的結果便是蜀地得到了休養生息,百姓不用背負沉重的軍費負擔。請問如果阿斗對丞相的工作沒有意見,怎麼會不去幫助諸葛亮完成一生的夙願?

第三件事則是直指諸葛亮本身。諸葛死後,各地百姓紛紛要求給丞相立廟以示紀念,但是皇帝以成都有先帝廟為由拒絕了。於是百姓只好自己在大街上祭祀,又被皇帝禁止。於是乎民怨沸騰,已經到了朝堂對立的地步。迫於壓力,有人出來打圓場:既然成都不好設立廟堂紀念,那就在丞相墓旁設置吧。

於是乎,丞相廟終於建立起來了。作為交換條件,百姓不得私自祭祀丞相,向給孔明燒紙,必須去丞相廟燒。好,關節正在這個地方!丞相廟建在諸葛亮的墓地旁邊,而諸葛亮的墓地建在定軍山!

從成都到定軍山有將近400多公里的距離,哪個成都市民為了祭祀而跑到400公里遠的地方?那個時候又沒有火車和飛機。如果劉禪真的對諸葛亮言聽計從,會用出這種招數?!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4、親身主政

諸葛亮死後,其指定的兩個侯任者蔣琬、費禕掌握了國家機構的運行,這讓楊儀感到不滿,雙方一度勢如水火。最後劉禪出手將楊儀下獄,繼而逼迫其自殺,穩定了朝堂,由此可見劉後主對朝堂的掌控能力。

還有,夏侯霸叛逃到蜀國之初也是心思慌慌。因為他的背景相當複雜,他的老婆和曹操的老婆是親姐妹,自己一個妹妹嫁給了張飛。張飛與夏侯氏的女兒成為了劉禪的皇后。而夏侯霸的父親卻被黃忠斬殺。

聽著好像很亂,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劉禪用一句話就穩定了夏侯霸,「我的兒子還是你外甥呢!」這句平常的拉家常在輕描淡寫處顯露出的是從容淡定。

以上兩件小事,只能粗略地表露劉禪的一些能力。畢竟作為一個守成之主,遠沒有祖輩的履歷耀眼。可細細想來,劉禪在位41年,為三國所有皇帝之最。除了孫權,其他的皇帝的工作時間都在10年以下。如果他真是「扶不起來的阿斗」,那麼如何當42年皇帝呢?況且在諸葛亮死後,他還執掌朝綱20年。

孔明丞相大權獨握,肯定有不放心的因素在裡面。可有些人天生就是皇帝,不代表天生就能做好皇帝,你不撒手讓皇帝實際操作,誰能幹好?

再說大家要劉禪怎麼辦?統一全國嗎?憑著蜀漢那一點力量,換做誰都不可能。

5、最後的最後

後人對劉禪最不滿意的地方,莫過於那個叫「樂不思蜀」的成語。大家埋怨劉禪怎麼如此沒有志氣,就不能想想自己的故土?想想自己的子民?

可他已然是個亡國之君了,就算表露出了風骨又能怎樣?有時裝糊塗來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安全不失為一種智慧。

在魏、蜀、吳三國之中,魏最強,吳次之,蜀最弱,這是不爭的事實。天命如此,我們又何必苛責於劉禪呢?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