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也是個大才,為何劉備沒有去請他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懿也是個大才,為何劉備沒有去請他呢?

東漢末年,各方勢力逐漸強大,蜀漢劉備早期並沒有多大的背景,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草根。雖然劉備出身普通,但他一步步一個腳印,與張飛、關羽二人成為摯友和戰友,後來更是三顧茅廬請到了諸葛亮。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逝世於公元251年9月7日,享年73歲。在那時候73歲已經算是高齡,很多人因各種因素英年早逝,比如東吳大臣周瑜,實在令人可惜和遺憾。司馬懿出身不凡,司馬家族有著很大的聲望。在《晉書·宣帝紀》中記載著司馬懿的祖輩情況:「其(司馬氏)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司馬懿家族的司馬氏乃高陽之子重黎的後裔,重和黎,傳說是為羲、和二氏的祖先,即夏官祝融。從遠古到商朝,夏官一族一直世襲著這一官職,到了周朝由夏官改為司馬,周宣王時,由於先祖平定徐方有大功勞,司馬被賜為他們一族的姓氏。傳說司馬懿的十二世祖跟隨著項羽一起滅了秦朝之後,便被封為殷王,並且定都河內,而到漢朝時河內又變成了河內郡,司馬一族也就從此世代都居住在了這個地方。司馬懿的祖父輩各個人物幾乎都擔任著不小的官職,他的父親擔任的是京兆尹的官職,可謂世代為官,那麼司馬家族的實力自然不容小覷。司馬懿在這樣的世代大家族裡出生,本身就比許多人的背景好得多了,眼界也比一般人開闊得多。史料記載,司馬懿從小就胸懷大志,生於東漢末世,他常常「慨然有憂天下心」,這注定了他不會平凡地過一生。南陽太守楊俊是個以知人善任而出名的人,司馬懿十二歲之前就曾與他相見,楊俊十分欣賞司馬懿,稱他不是平常之子,而是個能成大器之人。還有人對司馬懿的兄長說:你的弟弟聰明機智、做事果斷,風姿頗為不凡,這是你所難以企及,不能夠望其項背的。司馬家族作為世代為官的大家族,後輩自然也不會遜色,而司馬懿在這一代後輩中脫穎而出,風姿卓越、氣度不凡,很被大家所看好。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時,郡裡推薦司馬懿為官,此時曹操正任司空一職,他已經在悄悄地籠絡人才了,聽聞司馬懿是個聰明才智的青年,他立即派人征辟此人到府中就任官職。可司馬懿拒絕了,按照《晉書》的說法,拒絕曹操的原因是不想早早屈節於曹氏: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痺,不能起居。司馬懿用風痺症為借口,說自己臥床不能起,無法擔任官職。曹操剛開始並不相信他的說法,於是派人秘密地前去刺探消息,發現司馬懿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好像真染上了病似的。就這樣過了七年,在建安十三年時,曹操已經升為丞相,便用強制手段讓司馬懿擔任文學掾,文學掾這個職位在正史書中並未過多描述,大致上是管理學校、教育子弟以及負責郡中的禮儀教化等事宜。曹操下定決心要司馬懿來做官,表示如果司馬懿不從,還是臥病不起那麼就將他逮捕起來。司馬懿這才懼怕非常,於是從了曹操的安排,後來曹操命他跟隨太子們往來以及出遊,歷任過議郎、丞相主簿等重要官職。久而久之,曹操也逐漸發現司馬懿似乎不是一個心思單純之人,他認為司馬懿有狼顧之相,還曾在夢裡夢到三馬同食一槽,古人的迷信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兆頭,於是便和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意思是司馬懿不是一個甘於成為臣子的人,他一定會干預我們的家事。但是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十分融洽,他害怕父親會因此對司馬懿產生嫌隙,於是時常維護他,這才讓司馬懿躲過一劫。而後司馬懿也勤於職務,常常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用行動讓曹操打消了疑心。

(司馬懿插畫)

公元215年,司馬懿跟隨曹操征討中原的張魯,在大獲全勝之後司馬懿主張繼續向西進攻,趁此機會一同討伐劉備,但曹操說人要知足,既然得到了隴右,就不要再起貪念在這時又去佔領蜀地了,最後沒有採納司馬懿繼續進攻的建議。公元219年,司馬懿陞遷為太子中庶子,輔佐太子曹丕,每當討論國之大事,他都有自己的一些奇妙想法和計謀,時常得到當權者採納,為曹丕所信任。司馬懿轉任軍司馬後,提出屯田地來解決糧食的計策,得到曹操的贊同和採納。另外,司馬懿還指出時任荊州刺史的胡修十分粗暴,而南鄉太守傅方驕貴奢靡,都不應該駐守邊防地區,但曹操並未重視這個事情。同年的八月份,漢水一帶爆發了洪水,關羽趁機乘船突襲荊州,斬大將軍龐德,胡修、傅方二人紛紛投降。此時曹操感到了威脅,曾經一度想要遷都至黃河以內,而這時司馬懿對曹操說到:「如果遷都便是等於向敵方示弱,且會導致漢水一帶人心不穩。現在關羽勢力逐漸強大,孫權一定看不慣,必定會派兵奪回荊州,這時樊城的困境也就解決了。」曹操這次聽從了司馬懿的主張,後來孫權果不其然趁著劉備進川的時機,派呂蒙突襲荊州的公安,將鎮守荊州的關羽打敗,收回借出的荊州的幾個郡地。

司馬懿為托孤重臣,輔佐朝政平定叛亂

公元200年,曹操在洛陽去世,朝廷上下一片混亂,司馬懿主持著喪事,大多數人懼怕他的威望,朝政氛圍很快肅然。曹操去世後,同年十一月,由曹丕繼任魏王之位,史稱為魏文帝。曹丕幾次討伐東吳國,命司馬懿留守後方:「我十分擔心朝內之事,才將此重任托付於你,如今你能留守來鎮守後方,使我無後顧之憂,這可行吧!」遺憾的是曹丕僅在位六年,於公元226年去世,其子曹睿作為太子接替父親的帝位。魏文帝曹丕臨終時對曹叡說:「這幾位朝廷重臣(指司馬懿等人),你千萬不要懷疑他們!」孫權在這時聽聞曹丕已經去世,便趁機進攻魏國,可孫權還是低估了魏國的真正實力,他認為曹操乃天選之子,是其子曹丕所不及,而曹叡更不及其父曹丕,現在正是進攻的大好時機!孫權立即派諸葛瑾、張霸二人等兵分兩路攻打襄陽,而自己則親自率兵攻打江夏一帶,但司馬懿也不是個好惹的對手,先是打敗了孫權,隨後又打退了諸葛瑾並斬殺掉張霸。

公元227年,司馬懿認為曾為蜀將的孟達言行討巧,不值得信任,但曹叡沒有聽取他的意見,還讓孟達擔任新城太守。後來曹丕去世,孟達也失寵,諸葛亮暗中串通孟達,想要他反叛魏國,司馬睿暗中得知此事,已經想好了對策,他先假裝寫信撫慰孟達,勸他不要起兵,而孟達則猶豫不決。孟達此人有些自負,認為司馬懿不會親自前來平定他,其他的將領都不足為懼,並且到達新城也需要一個月時間,等到那時他的城內已經加固了,也不是輕易能夠被破防的。但他高興得太早了,沒想到司馬懿竟然還親自帶兵平定新城,並且是火速趕到這裡。吳、蜀兩方也派出援兵想要解救孟達,但卻被司馬懿派兵攔阻於西城,錯過了解救孟達的時機。司馬懿兵分八路攻取新城,新城的防護措施很快被司馬懿攻破,僅僅十六天時間,孟達的外甥和部下就繳械投降了,司馬懿立即進城斬殺孟達,並俘虜了萬餘人。

與諸葛亮對峙

公元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帶兵北伐攻魏,成功佔領武都、陰平二郡,司馬懿等人突遇大雨而班師返回。公元331年,諸葛亮再次帶兵進行第四次北伐,隨後司馬懿和諸葛亮進行了鹵城之戰。關於鹵城之戰的經過和結果,不同的史書有不同的記載,《晉書》中說司馬懿大敗諸葛亮,《漢晉春秋》則說諸葛亮大挫司馬懿,其他的史書只提及一部分戰爭的過程,並未談到戰爭的結果和後續,因此這段歷史還有待研究。公元234年,諸葛亮又一次討伐魏國,這一次司馬懿採取不戰的軍事策略,想要把敵方熬垮,任憑諸葛亮怎麼挑戰和激將,都不為所動,只防守不進攻不應戰。果不其然,同年八月份,諸葛亮病故,蜀只得退軍隨後辦理諸葛亮的喪事,後來司馬懿去到諸葛亮的陣營駐地,看到他的那些創造發明,稱讚諸葛亮是個天才。

後來司馬懿又經歷了遼東叛亂、政變奪權等許許多多事情,於公元251年病故。司馬懿的一生過得很充實,諸葛亮、孫權、曹操等人都在他之前去世了,當這些天下英才都去世後,就沒有多少人能夠成為司馬懿的對手了。司馬懿後來政變奪權,其後代成功伐吳、伐蜀,建立晉朝結束了這一百多年群雄割據的三國時代。司馬懿是個什麼樣的人,通過上文的敘述已經能夠推測出來。實際上,對司馬懿的評價有褒有貶,有的人認為司馬懿軍事才能突出,多次打敗敵軍,平定叛亂,是個不可多得的有勇有謀的英才,而有的人則認為司馬懿儘管有一些才能,但後期奪取政權,拋棄了道義,是個忘恩負義之人,不予肯定。

但這些都是各個史書中或各朝代對他的片面評價,我們只能作為參考,不應當按照歷史的爭議評價隨意給一個歷史人物做批評或褒揚。而應當一分為二,即看到他值得稱讚的一面,也要指出他不好的一面。

劉備落魄時,水鏡先生為什麼不推薦司馬懿?

水鏡先生其實對劉備挺看重的,他看到了劉備的真誠,這樣坦誠相待的心在那個年代很少見。他知道這時候落魄的劉備急於尋找一個能夠給他出謀劃策的忠心之人,在水鏡先生看來,諸葛亮十分符合劉備的賢人條件。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劉備落魄時,水鏡先生為什麼不推薦司馬懿呢?首先,司馬懿出生名門世家,家庭背景深厚有權勢,而劉備一介草根,無權無勢,以司馬懿的性格必定不會想要跟隨劉備這樣的人打天下。其次,從早期司馬懿拒絕曹操的任命時可以猜測,司馬懿實際上不想要為其他人賣命,他或許更想要自己打出一片天地,最後輔佐曹操等人也是形勢所迫,曹操早就看出司馬懿野心勃勃,從他數次想要繼續進攻就可以看得出來。最後,劉備在落魄時最需要的是能夠信任的人才,需要的是能夠全心全意輔佐自己打天下的人才,諸葛亮尤其合適,因為諸葛亮也正渴望能夠成就一番事業,而劉備的到來能夠讓他施展才華,何樂而不為呢?況且曹操的陣營中早已人才濟濟,諸葛亮也不能夠很快成為被器重的大臣。綜合上面的幾點因素考慮,水鏡先生便將諸葛亮推薦給了落魄時的劉備,這個行為對三國歷史影響巨大。

(諸葛亮劇照)

我們通過司馬懿的生平觀察,可以適當進行猜測,如果劉備在落魄時去請司馬懿輔佐他,很可能會被司馬懿無情地嘲笑一番。退一萬步說,就算劉備千方百計請到了司馬懿,按照司馬懿的個性,怎麼可能會安心地當一個臣子?何況劉備不是曹操,曹操膽識過人,做事果斷且心狠手辣,劉備則偶爾婦人之仁,司馬懿很可能會謀反自己稱王。所以說請司馬懿輔佐自己,這對劉備來說是十分不可取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