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諸葛亮打仗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前言
公元221年,劉備舉傾國之力大舉發吳。孫權派出陸遜迎敵,陸遜持續退守等待時機,在夷陵之地火燒劉備八百里連營。結果大家也知道,劉備臨終把劉禪托孤給諸葛亮,而劉禪性格溫和並且對諸葛亮信任有加,所以諸葛亮軍政大權一把抓,在國內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商業,精心練兵,徐圖北伐。
諸葛亮治理下的蜀國
在夷陵之戰劉備兵敗而身亡的時期,諸葛亮臨危受命,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以後蜀國便進入了長達十一年的諸葛亮執政時期。那我們後人一直評判著諸葛亮的六出祁山,認為徒勞無功,毫無建樹,當時諸葛亮六出祁山確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戰爭果實。那聰明於諸葛亮為何在國力日漸削弱的情況下依然熱衷北伐?而後期的姜維也是熱衷北伐甚至更甚於諸葛亮。諸葛亮執意北伐主要分為內外兩大原因。
(托孤於諸葛亮)
內部原因中是因為蜀國雖然經過夷陵之戰之後,國力下降而且大將所剩無多。但諸葛亮在此後平定南中。安撫南蠻,大力發展蜀錦商業,加上近幾年益州糧草豐收,並無天害。而且諸葛亮的政治目標就是志在北定中原,使蜀國立於不敗之地。諸葛孔明當年的《隆中對》僅是憑一個的當時的思維便對天下大勢進行得預測和規劃,而期間也實現了一個個目的,直到跨有荊益。局勢逐漸穩定,而且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構思的內平西南,外和吳國;也逐漸實現,但有一點的是跨有荊、益,荊州最後被孫權奪走了,那麼蜀國只有益州之地,倘若還要繼續完成隆中對裡面的策劃佈局,就要改變思路,從跨有荊、益,改變為跨有涼、益。而涼就是益州北方的涼州,所以諸葛亮在以後每次的北伐目標中實際要掌握的勞動成果就是涼州。
內憂外患中的蜀國
蜀國內部原因的第二點就是內部的矛盾。這確實是蜀國的致命傷,為什麼呢。因為當時蜀國有益州集團、東州集團和荊州集團三大集團。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在世時,蜀漢政權內部看起來一團和氣,因為無論那個集團都是尊重諸葛亮和劉備的,實際上則是暗流湧動。而內部不團結,就無法保證國家的安定。若魏國離間蜀國內部,那邊會使蜀國得到崩塌性的創傷。
但諸葛亮想出的辦法就北伐,我們都知道蔣介石在之前的國家局勢下,得出的結論是攘外必先安內。而我覺得諸葛亮的方法才是巧妙,以外戰止內亂,如果國家處於北伐的情況下,那麼蜀內將士雖各懷鬼胎,也會一心完成北伐大業,而無心思顧全其他。後面由於戰爭的無果,讓蜀漢陷入了更大的危機,無兵無將、內憂外憤。讓蜀國主張休養生息的人更加厭戰,但蜀國之地有何?魏國之地何多?若論發展,無以為機。要知道三國中蜀國是人口最少的,只有益州一地。而外面的兩個國家中魏國國土廣袤,吳國有佔有海域。唯有蜀國,雖然戰略地理很好,但是因為沒有人口,導致農業也不發達,所以諸葛亮其實每次北伐都會將北方人士強遷至蜀國境內,雖有蜀錦,但是各國若嚴令購買蜀錦呢?所以說蜀國的經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靠發展肯定是發展不過別的國家的,而且後期無人,怎麼發展嗎?蜀國的內部矛盾是很嚴重的問題,那麼諸葛亮的做法有效嗎?有效的,不然蜀國後期也不會安然這麼長時間,只會滅亡的更快。
(武侯諸葛亮劇照)
外部局勢有利於蜀國
外部是因為蜀國大敗而龜居西南,所以此時魏國是不願意也不好去進攻蜀國的,因為進攻蜀國天道險阻,並且蜀國有諸葛亮鎮守,進攻蜀國只是徒勞浪費罷了,在諸葛亮出祁山之前首先看一下曹魏的佈局,首先我們要知道曹魏在曹丕時期開始大肆的任用宗親,但曹丕時代宗親之中有能力的人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夏侯淵、曹真等。而到曹叡主政依然是任用宗親,但此時的宗親和老將中有能力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曹叡在對峙吳蜀的佈防中,其安西將軍夏侯楙鎮守長安作為西部戰場主將,司馬懿鎮守宛城作為中部戰場主將,(司馬懿主管中路戰場這點,首先是曹魏的宗室中實在沒啥有經驗有能力的人了,其次也突顯了對司馬懿的信任,但又不完全信任,因為中原地區受魏國控屬已久,讓司馬懿駐守中路而非東西兩路也是對他的防範,司馬懿如果在中路戰場中有什麼歪心思,那麼洛陽城內的曹真會馬上出來取而代之。)曹休鎮守合肥作為東路主將,曹真守衛京師洛陽。
我們先看西路的夏侯楙,此人無勇無謀,貪財好色,不能算一個好將軍,但他是大將軍夏侯惇的二兒子,所謂根正苗紅加上無人可用,而且經過夷陵戰爭之後,蜀國國力大減且有名的將軍逐漸凋零,五虎將中只有老將軍趙雲健在,所以曹魏對蜀國起了輕視之心,其這個時候的主要目標就變成了抑制吳國的發展,所以將老將曹真派到東路戰場,沒實力的夏侯楙在西路,因為曹魏對蜀國的輕視,這個時候正是諸葛亮出祁山的最好時機。
(曹叡劇照)
吳蜀再次合作共禦魏國
而此時的吳國肯定是也不會去攻打蜀國的,因為吳國蜀國的重修於好,他們兩個要一起對抗魏國。因為吳國偷襲蜀國而引來蜀國的復仇,雖然吳國成功抵禦了蜀國的競爭並且保住了荊州這塊戰略果實,但吳國還是萬萬不敢與蜀國撕破臉的,因為三國鼎立的局面只要有一個不在,那麼另一個定然會遭受魏國的強烈猛攻所以在內部實力已經恢復而且為了穩定局勢,外部魏國的鬆懈和吳國的緊密合作下,諸葛亮便在上呈《出師表》後發起了北伐大戰。分析了益州之地不可長存,我們應該勿忘先帝遺願,今日已經是上好的時機,我要去出兵打仗了,讓劉禪在成都好好學習,做一個國主該做的事情。其實《出師表》作為諸葛亮親書的文章,其內很多話都表露了諸葛亮誓死北伐的決心和理由。
而諸葛亮進軍第一次或者說數次北伐的主要目的就是佔領隴西四郡地區切斷涼州與司隸的聯繫,而後定涼州,涼州有好馬勇兵可以支撐蜀國的國力。如此蜀國佔據西部地區居高臨下以攻司隸地區,其尚未可知,但是終究是成了空談。這裡說一句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此法可行嗎?且不談,就說你拿下長安之後又有什麼用呢,中路司馬懿必定會前來救援,此時蜀國國力尚未恢復,拿下長安也無兵可守,所以此法不符合諸葛亮的戰略意圖。
數次北伐失敗之根本
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在諸葛亮的帶領下,以趙雲、鄧艾為疑軍佯攻郿縣,自己親率主力直插隴西,而此時曹魏的援軍也已經到來。此時曹魏軍有渭水道和隴山道兩路可以支援到隴西,其中渭水道不適合大軍行軍,所以曹魏支援必定走隴山道,而街亭就是隴山道的門戶,此時只要守好街亭,待諸葛亮大軍蠶食掉隴西四郡再依城而守,就算曹魏大軍趕來也無可奈何,所以守好街亭就是重中之重,守好街亭便可得隴西四郡以及涼州地區,到時候蜀國再逐步發展,便可還於舊都也未可知。但是就是這麼重要的街亭,結果大家也知道,馬謖大意失街亭,可惜一路籌謀功虧一窺,第一次北伐是最好的機會,就這樣斷送。此後曹魏以司馬懿鎮守西路,蜀國再想前進難上加難了。而這就不得不說諸葛亮的能力出眾了,老奸巨猾司馬懿遇到諸葛亮大多時候執行的策略就是堅壁清野,據守營地待諸葛亮糧草用盡自會退兵。
(司馬懿不敵諸葛亮)
而第四次北出祁山,在公元231年春天,此時魏國能派出的大將只有司馬懿,便讓司馬懿督促西路軍師。司馬懿到後一路尾隨諸葛亮從上邽直到鹵城卻不敢發起主動進攻。由著諸葛亮在魏國的地盤上東遊西逛,這一味避戰的行為引起了眾將的不滿,張郃就曾對司馬懿說:我們老跟著人家跑,又不開戰,這不是白白的讓將士們失望嗎?如今祁山堡並未陷落,我們應該分兵包抄,截斷蜀軍的後路。但司馬懿卻拒不採納,縱使祁山堡的駐守將領多次來求救,司馬懿也不准。
畏蜀如虎的司馬懿也是在這時候開始流傳起來,但司馬懿哪裡是畏懼蜀國啊,他畏懼的只是諸葛亮一人。但司馬懿的這種戰略也沒錯,畢竟蜀軍糧草運輸不暢,而魏軍無後顧之憂,以持久戰逼退諸葛亮是最穩妥的方法。而六月時候,隴西各地連下暴雨,諸葛亮怕影響糧草運輸,便專門寫信給李嚴,在心中諸葛亮提到了下一步的戰略規劃。即上策斷絕司馬懿的退路,攻佔隴西地區。中策與司馬懿繼續相持,而這需要看李嚴是否可以及時輸送糧草。
下策便是安全撤回漢中。李嚴看到信件後因為害怕運糧過慢而向劉禪進言退兵,並且告知諸葛亮建議撤軍,諸葛亮懷著不捨的心情無奈引軍南歸。司馬懿見諸葛亮撤退,霎時間來了興致,於是讓張郃帶兵追擊。張郃不想去,反駁道,諸葛亮定然會安排伏兵。但司馬懿用軍令強迫張郃追擊,最後張郃追擊未果,受傷病逝。在這件事上,司馬懿明顯動機不純。而諸葛亮回到漢中後,發現事實上李嚴完全有時間將糧草運往前線,就因為害怕背鍋而主張罷兵,又一次離勝利果實不遠之再次撤退,諸葛亮心急如火經過調查,將李嚴貶為庶人。但李嚴被貶後也沒有得到諸葛亮的報復,在被貶之後依然過著家僕有一百多人的日子。而其子也正常在朝廷為官,這裡不得不說諸葛亮高尚的人格品質。
結語
綜合來說,蜀國在當時的國家局勢以及出於內部的考慮再加上諸葛亮自身個人的政治目標,可以出兵並且有出兵的理由。但出兵北伐的結果不容樂觀,導致以後來的評判來說當時的抉擇的話,成王敗寇就是這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