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暴虐的董卓,死後仍有數十萬的追隨者?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是什麼讓暴虐的董卓,死後仍有數十萬的追隨者?

初平三年(190年),四月二十三日,長安時間的清晨,董太師告別了生命中最後一抹朝陽,命喪利斧之下,狠吝的眸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映著眼前他最信任的乾兒子呂布。

幾百斤的肥肉怒刷存在感,被小吏在肚臍上點了天燈,竟然火光閃爍不滅直到天亮,給彈冠相慶的長安人民照明助興。

草菅人命、戕害賢臣、沐猴而冠、喪心病狂,可以形容董卓的四字成語實在多不勝數。大多數宅男,似乎都曾對他用肥膩的大手對貂蟬做著不可描述之事而咬牙切齒。

然而董太師留給歷史的的確如此,但也絕非僅僅如此,比如還有一碗「雞湯」。

 一、有時候人們要的只是一個態度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十三個州,位於帝國西部邊境的涼州是大漢境內羌族人的主要聚居地。

有著深厚民族文化底蘊的羌族,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不但未被漢族同化,而且始終保持著他們的民族傳統和特色。漢朝的民族政策顯然沒有如今成功,急功近利的想實現沒有民族平等為基礎的的民族融合,結局必定是失敗的。

沒有民族平等何談民族團結,關東的漢人常用鄙夷的目光掃視涼州的居民,而漢朝派往涼州的官員更是在駐地肆無忌憚的橫徵暴斂。地域歧視與民族歧視的惡之花終於結出了惡果,漢羌之戰一觸即發,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爭竟然持續了一個世紀之久。

直到被譽為「涼州三明」的皇甫規、張奐、段熲,三位涼州籍優秀將領出現,東漢帝國才穩住了局勢。可是「涼州三明」之後,再無他將,到底由誰接任抗羌主力成為了漢靈帝的心病。

此時,一個宛如《英雄本色》中手持雙槍、風流倜儻的小馬哥一般的人物正在嶄露頭角,努力的想要回應靈帝之問。

青年董卓臂力過人,常年身配兩套弓箭,隨時可以左右開弓,混跡於各種場子,揮斥方遒,無所畏懼。青年董卓是一個「義」字當頭的熱血青年,人生信條就倆字「仗義」。他經常跑到羌人的轄區內混個臉熟,憑藉著堪比北京出租車司機的口才贏得了豪強大佬的好感。

某天,正在放牛的羌族大佬看著牛屎放空,突然間想到了這個有意思的話癆。就跑去找正在地裡幹活的董卓,董卓一看自己的大佬朋友來了,轉身就把本來開開心心耕地的牛給宰了,大擺筵席,一醉方休。

羌人大佬家財萬貫,牛羊成群,他根本就不缺這點小意思,可是董卓的態度卻深深的感動了他。就好像一個跟男朋友撒嬌的女生,還沒等開口,男朋友就甩給她一張卡,買,啥都買。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這位大佬帶著小鹿亂撞的心情吃完了飯,回家就挑選了肥壯的牲畜千餘頭送給了董卓,而從此小董便以「涼州豪俠」而聞名,名利雙收。

這樣一個有勇有謀又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實在是對抗羌人的不二人選。在董卓的恩威並施之下,涼州的局面大為改觀,漢羌之戰的局面迅速向好。

 二、有捨才有得

也許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何無惡不作的董卓會有一幫誓死追隨的將士,即便是董卓已死,他的舊部依然能夠集結十萬餘師西進復仇?這就是雞湯所謂的「有捨才有得」。

漢桓帝末年,董卓跟隨「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共同討伐叛亂的羌人。在戰場上,董卓毫無保留,盡力廝殺,表現十分亮眼,在眾多將領中迅速脫穎而出。身經百戰,戰功赫赫的董卓連連陞遷,平步青雲,官至并州刺史、河東太守,朝廷還專門賞賜了他九千匹細絹。

面對朝廷豐厚的賞賜,董卓摸著自己的良心說了一句:「為者則己,有者則士。」意思是,立功的雖然是自己,但是有了賞賜則全部屬於將士們。董卓的這番表白過後,一群直男被一個暖男感動的無以復加,就像歐陽菁看到李達康親手挖的海蠣子,就像梁老師捂著嘴看著跪在操場中央的祁同偉,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恨不得立刻為了他浴血疆場。

在以後的日子裡,黑化的董卓無論是掘墓挖墳還是姦淫擄掠,他的將士們就像被傳銷洗腦了一般,一步不落。就好像《人民的名義》中的劉新建,把知遇之恩全部當做了某個人的賞賜,九死而不悔,令人唏噓。

 三、董太師的厚黑學

雞湯雖好,貪杯了也會失去原有的價值。就像董卓的雞湯熬過了頭,變成了泛著苦味的職場厚黑學。

從漢桓帝與五位宦官的「茅廁政變開始」,大漢王朝就陷入了外戚專權與宦官亂政的漩渦之中,風雨飄搖。

宦官集團的死敵就是士人集團,東漢名士始終在剷除宦官的大道上前仆後繼。董卓行廢立之事,幾乎沒有遭遇來自重臣的阻力,真正反對的就是盧植一人,有很大的可能性這是士大夫集團默許的。一定意義上,董卓這匹狼可以說是東漢的士大夫集團一手打造的。

中平六年(189年)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一場由董卓主導的廢立儀式正在上演,太傅袁隗將劉辯扶下皇座,解除玉璽印綬轉交給劉協,劉協正式登基,是為「獻帝」。

此後,董卓從司空調任太尉、兼領前將軍事務,持節、授予斧鉞和虎賁衛士,封郿侯;升任相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位極人臣,翻雲覆雨。

而封侯後董卓做的的第一件事,就是為曾經因「黨錮之禍」蒙冤入獄的士人翻案。除了平反冤假錯案,董卓還大力提拔士人集團,刺史、太守、尚書、司空,這些重要職位上遍佈曾經鬱鬱不得志的士人,董卓自己的親信反而只是安排在一些不顯眼的位置。不誇張的說,沒有董卓,這些清流名士永遠也鬥不過宦官集團。

可是即便如此討好,那些士大夫剛剛到任地方便集合起兵,舉起反董大旗。董卓痛了,怒了,懂了。原來,自己對他們而言已經沒有了絲毫利用價值,自己被吃干抹淨後遭到了徹底的拋棄。一顆被人擺佈於棋盤之上的旗子,終於有了自己的思想,何況這枚棋子位高權重,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不知道把自己化為棋子渡劫的董太師,會不會在臨死前發出《天局》裡教師那樣的感慨。人,當真能夠勝天半子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