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主在位41年最終投降,為何諸葛亮卻對他評價很高?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劉禪是劉備的兒子,小名叫阿斗。作為蜀漢後主的他,並非是個稱職的皇帝。儘管稱不上驕奢淫逸,但貪圖享樂總是有的。讓人疑惑不解的是他竟能在蜀漢衰落時期在位41年,投降後仍能夠安享晚年,享年64歲,這是歷代君王中少有的現象。
歷史上很多學者對劉禪的評價很低,這是因為他是把江山拱手送出的--就是投降了,很多觀點都譴責他軟弱無能,貪圖享樂,可是他能掌朝政41年,難道真的一點作為也沒有嗎?難道他真的是貪生怕死之徒嗎?我們接下來一一分析:
1.劉禪真的沒有才能嗎?或者他真的是個「呆兒」嗎?
答:當然「呆兒」的說法來源於劉備那一摔,實際這種說法只是蜀國敗亡後人們對這個後主的貶低罷了,因為這沒有根據。
事實是,劉禪的文韜武略在諸葛亮和伊籍的培養下雖然稱不上厲害的,但肯定比普通人要強,什麼意思?做人,處事劉禪都受過前面二位的熏陶,除此之外,劉備還令劉禪學武,主要是騎射的本事,這是為了鍛煉他的身體素質,這麼看來,這個後主的能力比我們想像的應該要強得多。
2.劉禪對蜀國有何貢獻呢?他不是只會享樂嗎?
答:事實上,我認為對於劉禪貪於享樂的描述,其實主要集中在諸葛亮輔政期間和劉禪主動投降之後的樂不思蜀,實際上在諸葛亮死後,他獨掌朝政,並沒有那麼昏庸。
劉禪不想打仗,這不僅是因為大臣的教唆,他覺得打仗過於勞民傷財了,於是在北伐前和諸葛亮商量國家大事,一致認為要先致力發展農業生產,停止征戰讓百姓休養生息。
諸葛亮死後。劉禪大赦天下,馬上任命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任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理國家政事。當然我們不否認,這極有可能是諸葛亮生前給劉禪的思路,但是劉禪能聽進去,並照做已經是實屬不易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劉禪其實對自己的這位老師,輔佐大臣,親人有過不少的矛盾,主要是劉禪和諸葛亮的想法不一樣,前者想要休養生息,天下安分,後者認為時不我待,我不犯人,人卻犯我。儘管這樣,劉禪還是一心向著諸葛亮,並且任用賢能。
他完全可以自作主張的,但他知道自己能力遠遠比不上這位賢能的,聽他的意見總歸是好的,可見劉禪這個人有自知之明,而且可以知人善用。
3.劉禪投降之後,他如何說服忠誠的將領的?
第一種方式:不管不顧,鐵石心腸
劉諶請求背城一戰,先殺妻子而後自殺想要激勵劉禪,但是劉禪不同意。
霍弋希望帶兵前來守衛成都,與大軍一站,劉禪還是不同意。
第二種方式:勒令全軍,放下武器
在聽說姜維有設計對抗之時,勒令不可造次,希望全軍能夠接受現實,不要頑強抵抗
4.劉禪真正的「大智若愚」嗎?
一方面,劉禪在諸葛亮去世後恐怕就已經意識到了不能再正面對抗了,以守為攻才是明智選擇,司馬家坐了天下攻打蜀國,長時間的累積,蜀國不可能沒有戰鬥力的,但是偏偏劉禪選擇了投降。現在想想,恐怕交戰了,輸的一方也只會是蜀國吧,雖然經濟發達了,但畢竟人才凋敝,靠姜維一人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這個舉措是明智的。
另一方面,劉禪在投降後,聽聞蜀中樂曲卻怡然自若,不為悲傷,並表示「此間樂,不思蜀也。」這就是樂不思蜀的一小段,但是劉禪真的是什麼感覺都沒有嗎?獨掌朝政多少年,難道他是個死人嗎?我們不否認劉禪消極避世的思想,但他的選擇是明智的,雖然他遠遠比不上那些捨生取義之士,但這是他的路,我覺得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