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上的一代著名將領於禁為何能完敗於關羽?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歷史上的一代著名將領於禁為何能完敗於關羽?

於禁在三國時期堪稱一代著名將領,為曹氏集團的振興與發展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樊城之役,因為一著不慎,被關羽水淹了七軍。於禁兵敗後先是被關羽羈押,呂蒙奪取荊州以後,又被孫權軟禁在江南。曹操死後,孫權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劉備,從改善孫曹關係的角度出發,才把於禁放回江北。回到魏國後,曹丕對於禁戰敗後沒有殺身成仁的做法深表不滿,用龐德戰敗被殺的事跡羞辱於禁,於禁心情壓抑,不久抑鬱而死。一場樊城之戰,於禁輸掉了不只是一次戰役,而且輸掉了自己的一代英名,輸掉了自己的後半生。那麼,於禁作為一代著名將領,身率七路大軍,卻為什麼卻被關羽殺得大敗呢?細究起來,這裡面的門道不少。從表面上看,於禁的失敗是因為漢水暴漲所致,但為什麼漢水單單淹了於禁,而沒有沖毀關羽的部隊呢?於禁不知地利是一個原因。於禁作為一個北方將領,不清楚南方河流受上游降雨影響,說漲水就漲水,所以在地勢低窪處紮營,並且,也沒有準備一定的船隻以防不測。

其實,更重的原因是於禁到達樊城後,並沒有馬上投入戰鬥。《三國誌·魏書·武帝紀》中記載:「秋七月,遣於禁助曹仁擊關羽。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羽獲禁,遂圍仁。」是說曹操七月份就派於禁開赴樊城,到了八月才出現漢水暴漲的情況,大水淹了於禁。我們換個思路想想,如果當時於禁率七路大軍到達樊城後,立刻一路掩殺過去,曹軍是有一定勝算的。因為劉備率軍西取四川,已經分去了關羽的半數人馬,於禁的七路大軍加上曹仁的樊城守軍,數量上應該佔有絕對優勢。並且,關羽部署在樊城外圍,沒有城垣作依托,在局勢上曹軍戰有絕對優勢。

問題是,為什麼在於禁的領導下,曹軍的絕對優勢卻沒有體現出來,反而讓弱勢的一方把自己打得大敗?我們接下來看一看後面徐晃救曹仁的故事,或許能夠從徐晃救曹仁的過程找到些於禁失敗的原因。話說於禁兵敗後,關羽四面合圍樊城,曹操為了保證荊州一帶的戰略支撐,派出徐晃繼續增援曹仁。《三國誌·魏書·趙儼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非常值得玩味:「晃所督不足解圍,而諸將呵責晃促救。儼謂諸將曰:『今賊圍素固,水潦猶盛。我徒卒單少,而仁隔絕不得同力,此舉適所以弊內外耳。當今不若前軍偪圍,遣諜通仁,使知外救,以勵將士。計北軍不過十日,尚足堅守。然後表裡俱發,破賊必矣。如有緩救之戮,余為諸軍當之。』諸將皆喜,便作地道,箭飛書與仁,消息數通,北軍亦至,並勢大戰。羽軍既退,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而孫權襲取羽輜重,羽聞之,即走南還。」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是說徐晃的部隊到達樊城後,諸將都要求徐晃趕緊攻打關羽以解樊城之圍。但是趙儼對大家說,現在關羽對樊城包圍嚴密,漢水在淹了於禁的七路大軍後,水勢還沒有消退。我們部隊現在人又少,並且又和曹仁隔絕,不能同心協力。現在從樊城的守軍情況看,再堅持十天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不如先把部隊向前壓一壓,不去進攻,派人告訴曹仁外面有了救兵,來激勵樊城守軍。然後我們再與曹仁一起反攻,關羽必敗。如果因為我們救援遲緩而被治罪,全由我負責。諸將聽了都很高興,於是通過挖地道、把箭綁在箭上的辦法與曹仁溝通。接著,後續救援的人馬陸續到來,開始與關羽交戰。後來,關羽後退了,但還佔據著沔水。再後來孫權襲取了荊州,關羽才退軍。

徐晃到達樊城後,雖然面臨著許多客觀原因,但與當時於禁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相同的,就是希望整場戰役應以曹仁自救為主,而不願消耗自己的力量。徐軍到時,關羽已經合圍樊城,這時徐晃還讓曹仁堅守。與此相比,於禁增援時曹仁境況更好,關羽尚未對樊城合圍,所以於禁當然不願自己首先上來就與關羽死纏爛打。畢竟在整場戲中曹仁是主角,被圍的還沒怎麼樣呢,於禁先上,自己算哪根蔥呀?所以於禁按兵不動。曹仁據有樊城,關羽輕易不能攻破,加之自己前期已與關羽鏖戰多時,當然也不願首先出兵拚殺。

雙方都算得很精、很細,但於禁和曹仁都沒有想到,等來等去,等到的不是對方與關羽的戰鬥,而是一望無際的漫天大水。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自己的夢還得自己圓。徐晃到來後,曹仁有了第一次救援的教訓,所以拚死硬撐,直至關羽退去,整個博弈也就此結束。是於禁和曹仁的自私行為才導致第一次救援失利嗎?不能這樣說,從管理上講,曹操在人事安排上存有漏洞。曹仁、於禁官職相當,互無隸屬關係,又不具備私人感情基礎,所以才出現了雙方都不願犧牲自己集團的利益去幫助他人的局面。正確作法應該是:於禁的大軍派出後,將整個戰區的指揮權或者統一到於禁,或者統一到曹仁手中,那樣就不會出現相互推委扯皮的情況了。作為身經百戰的曹操難道不明白這一點嗎?顯然不是,曹操這種看似「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行為只能存在這樣一種合理的解釋。就是故意不將軍權統一到一人手中,將將軍們軍隊平衡配置,以免將軍造反。正是曹操出於對手握重兵的將軍的忌憚才導致了於禁的大敗。

對於曹操而言,國家有著蜀吳無法比擬的雄厚家底,損失幾十萬人馬算不得什麼,並且沒人能夠對自己問責,所以曹操不但玩得起,也賠得起。但對於一個一線將領來說,上有領導管理,下有群眾制約,又有制度規範,於禁、曹仁也好,徐晃也罷,都是絕對玩不起,也賠不起的,只不過曹仁,徐晃的運氣要比於禁好些罷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