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國時代的神射手,相信不少讀者可能會想到黃忠的高超射藝。這個說法,出自《三國演義》描述的長沙之戰。黃忠憑此技藝,還有了威脅關羽的能力,僅用三箭便令關羽心驚膽戰。除此之外,如趙雲、劉備、徐晃等人,其實也都有著百步穿楊的本事。不少著名將領如張遼、甘寧等,也都是死於一般武將的暗箭。
不難發現,演義似乎將射藝這個方面的門檻降低了。顯然,這是極不合理的。而事實上,古人雖然將射藝列為君子六藝之一,但真正能做到百步穿楊,號稱神射的武將,並沒有多少。因為學習射箭,不光要有一身蠻力,能拉得動千斤巨弓;還要求射箭者本身有著敏銳的視覺和判斷力。
正因如此,在三國正史中,也沒有多少著名將領能熟練地掌握這門技能,例如《三國演義》中射術高超的黃忠,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並無善射之說,他的高超射術只不過是小說的虛構。筆者根據相關歷史記載,對三國正史中的神射手進行了一個粗略的排名。
top4:曹彰——應弦而倒
在著名將領輩出的三國時代,曹操的親子曹彰,絕對是一員不容小覷的驍將。在曹植和曹丕互相爭鬥之時,曹彰卻更嚮往作為一個將軍,縱橫在戰場之上。曹彰出道後的第一戰,也的確讓他出盡了風頭。據《三國誌曹彰傳》記載,曹彰的第一個對手,便是盤亙在北方邊境多年的烏桓、鮮卑等胡人部落。
北方的胡人因為常年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下,導致他們的作戰能力非常強悍。如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呂布的并州軍、韓遂的西涼騎兵,也都有一些胡人成分。曹彰最好的辦法是用計謀取勝,但他卻偏偏選擇了硬碰硬。在一次追擊戰中,曹彰一馬當先衝在前方,雖然身中數箭,卻意氣風發,還連續放箭射死了無數胡人。鮮卑首領軻比能攝於曹彰的威勢,最終率眾歸降。
top3:魯肅——矢皆洞貫
東吳第二位大都督魯肅,長期以來便是一個和事佬的形象。其實在整個三國時代,魯肅無疑是最被人低估的其中之一。作為豪族出身的世家子弟,魯肅身上沒有絲毫的紈褲之氣,這已經很難得了;而更令人驚奇的是,魯肅的武藝同樣驚人。據《三國誌魯肅傳》注引《吳書》記載,在天下動盪之際,魯肅這個大地主便招攬了一批少年,並親自教授他們習武、讀書、打獵。從這個時候起,魯肅非凡的個人才能便已經顯露出來了。
不久之後,江東各地都陷入了災禍。在一場追逐中,魯肅便被動秀了一次射藝,「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貫。騎既嘉肅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還」。在隔著數十步的距離內,射中人並不是很難,但魯肅射出的箭,卻能精準地從盾牌之間的縫隙進入,可見其他對細節的把握有多麼到位了。
不僅如此,魯肅的這個優點還應用到了他的謀略之上。無論是他向孫權提出的二分天下戰略,還是一手促成了孫劉聯盟,魯肅總能將事情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就連劉備借荊州,也只能按照約定歸還了長沙三郡。
top2:太史慈——矢貫手著
小霸王大戰太史慈,是一個經典橋段。所幸二虎之爭,並沒有出現傷亡,太史慈反而成為了孫策的心腹愛將。但除了作戰勇猛之外,太史慈的箭術也是堪稱一絕。據《三國誌太史慈傳》記載,太史慈的母親受過北海相孔融的恩惠,後來北海被黃巾賊圍困,太史慈為母報恩,便主動請纓,打算隻身突出重圍去求援,「慈行已過,又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故無敢追者」。
太史慈身材高大,雙臂修長,史載其「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即便他後來跟隨了孫策,他的驚人射術也一直為世人驚歎。江東境內曾有一支麻保賊作亂,太史慈奉命前往鎮壓。城牆之上,賊軍首領依仗城池險要,便肆意叫囂太史慈。後者見狀大怒,「以手持樓棼,慈引弓射之,矢貫手著棼,圍外萬人莫不稱善」。在城池之下,太史慈能一箭將賊軍一支手臂牢牢釘死在城樓之上,足以見得太史慈的射藝,當有百步穿楊之能。
top1:呂布——轅門射戟
縱觀三國各路武將,呂布的個人武藝應當足以進入前三名。在為數不多的單挑之中,呂布勇不可當,險些獨自擊殺對手。儘管史學家陳壽對呂布的「輕狡反覆,唯利是視」感到不齒,但他還是從客觀出發,記錄了呂布的一些驚人戰績,並稱其為「飛將」。這個名號源自於西漢著名將領李廣的「飛將軍」之名。縱觀三國正史,有此殊榮的,便只有呂布了,可見其射術上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
《三國誌呂布傳》記載,劉備和呂布這兩個心懷鬼胎的人,為了各自利益,暫時結成了戰略同盟,並一同治理徐州。對此,袁術自然不甘心,他派大將紀靈領三萬步軍,進攻駐守在下邳的劉備。此時的呂布和袁術、劉備都有來往,他自然擔任起了和事佬。為了讓紀靈甘心退兵,呂布便說出了一個規矩,他要射中二百步開外的目標:「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
在那個時代,百步穿楊便已經很不俗了,呂布卻偏偏選擇了兩百步以外的目標。不僅如此,呂布還選擇了自己戰戟上的小支,這就更為難得了。當呂布轅門射戟成功後,其麾下逐將無不驚歎道:「將軍天威也!」這也難怪小說會將呂布列為三國第一猛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