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蜀漢北伐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公元201年,劉備來到荊州,投奔了劉表麾下,雖然劉備與劉表均為漢室後裔,而劉備素有聲望,因此在投奔劉表之初,劉表對劉備還是頗為看重的,然而在旁人的唆使下,劉表逐漸疏遠劉備,而劉備也一直寄人籬下,沒有施展抱負的可能,以至於在荊州七年時間裡髀肉復生,心中抑鬱。不過當時的名士司馬徽與謀士參謀徐庶都向劉備推薦了一個不世出的奇才諸葛亮,劉備得知這件事後十分高興,他本希望徐庶能叫來諸葛亮,就此輔佐他,但徐庶稱劉備最好親自邀請諸葛亮出山,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在公元207年冬到208年春這段時間裡,與關羽和張飛兩人先後三次來到隆中拜訪諸葛亮,最終才得以諸葛亮相見。
在見到諸葛亮後,劉備向諸葛亮尋求幫助,他認為他有志向卻沒方向,希望諸葛亮可以給他指明方向。當時諸葛亮先是給劉備介紹了一下天下大勢,然後為劉備設計了一個戰略規劃,在這份規劃中,諸葛亮讓劉備先佔據荊州,隨後佔據益州,只要有了橫跨荊、益之勢,劉備就可以謀劃北伐的事情了,到時候劉備可以派出一個上將軍從荊州出發,劉備自己親率大軍出秦川,則稱霸的事業可成,漢室也就此可以復興了。劉備在聽完這番話後十分高興,就此盛情邀請諸葛亮出山,並對諸葛亮十分敬重。但實際上,無論是諸葛亮窮盡一身才學,還是姜維常年征戰,他們都沒能通過北伐擊敗曹魏,獲得最後的勝利。既然蜀漢的北伐都以失敗告終,是否可以說《隆中對》不靠譜?
事實上,《隆中對》是當時劉備唯一可行的方案。要知道曹操和孫權在當時都是劉備動搖不了的勢力,正因如此,諸葛亮才會建議劉備先取荊州,後取益州,形成鼎足之勢,並在此之後進行北伐。而當時無論是荊州還是益州都有可以佔據的可能,因此劉備的選擇注定跳不出這個範圍。
更何況諸葛亮的這個戰略,在情況好的時候,真的可以收復中原,即便情況不好,最差也是三分天下,也就是說,劉備最差也是稱霸一方的諸侯。而諸葛亮也很明白,達成北伐的條件比較苛刻,並不能一蹴而就的,因此蜀漢最終沒能成功也屬正常。
筆者認為,就戰略來說,《隆中對》並沒有問題,畢竟當時的劉備僅有這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