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是《三國演義》中最為精彩的故事之一,也是最能體現諸葛亮智慧和勇氣的故事之一,空城計的故事在小說、戲曲、電視劇、電影中被無數次的演繹,受到無數人的追捧。空城計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馬謖丟了街亭,蜀漢大軍被迫撤退,司馬懿大軍直奔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而來。萬般無奈、生此存亡之際,諸葛亮使出了「空城計」,大開城門,親自在城門撫琴,司馬懿誤以為有伏兵,撤兵而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小說寫到這裡,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疑問,司馬懿親自領兵15萬人,即便真的懷疑西城中有疑兵,為何不派一支小股部隊去進攻試探虛實呢?為何不假裝撤離,附近埋伏,派哨兵去偵查?或者乾脆包圍西城,斷絕西城與城外的聯繫,即便城中有大量伏兵,一旦缺糧後必定會軍心動亂,諸葛亮必敗。無論何種操作,司馬懿都將立於不敗之地,然而,司馬懿卻選擇了下策:退兵。司馬懿就是司馬懿,司馬懿的智慧為人能及。或許從內心,司馬懿本身就沒有想過置諸葛亮於死地。一旦抓獲或者處死諸葛亮,意味著曹魏失去了最大的威脅。
曹魏皇帝本身就非常忌憚司馬懿的軍權和智慧,如果諸葛亮不在了,司馬懿不僅兵權會喪失,甚至連性命都有可能不保。事實也證明了司馬懿的正確,諸葛亮隨後連續帶兵出祁山,司馬懿也一直掌握了魏國的兵權,控制著朝廷,為西晉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歷史上,將軍功高震主被皇帝猜忌而喪失性命的例子比比皆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同樣非常多,事實上,在諸葛亮空城計之前,司馬懿就因為諸葛亮的反間計而被曹叡罷免過一次官。如果諸葛亮死了,司馬懿就徹底失去了價值,曹叡就不會對他手下留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