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眼中的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他是如何評價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懿眼中的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他是如何評價的?

不管是正史還是演義,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特別極端的存在。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所謂兩同:同為三國乃至歷史上的頂級牛人。同為托孤重臣,身繫一國安危。

所謂兩不同: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個篡權亂政,奪人江山,這叫結局不同。一個正氣凜然,一個深藏不露,這叫形象不同。

因同為頂級牛人,故而出現了極致化結局。因同為托孤重臣,故而留下了極致化形象。

倘若說歷史是一面硬幣的話,那諸葛亮和司馬懿,顯然就是這枚硬幣的兩面,既對立又互存,既共生又不容。因此,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碰撞,焉能不激動人心?

諸葛亮顯然是正面人物,司馬懿則是反面人物。人們都說,歷來邪不壓正。那麼司馬懿這位反面人物,怕不怕諸葛亮,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個不可繞過的問題。

筆者認為,想要徹底搞明白此問題,就必須要參看諸葛亮和司馬懿,是如何評價對方的。因為對手的評價歷來最犀利,也最能反映出自己的真實態度。

二、司馬懿四次評價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在一出祁山時,便開始跟司馬懿進行較量了。馬謖就是被司馬懿破於街亭,因此導致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並隨後上演了一幕空城計。

但實則在正史中,司馬懿卻是在公元231年,也就是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時,他才出任了曹魏主帥,真正開始跟諸葛亮掰手腕。故而司馬懿對諸葛亮的第一次評價,便發生在這時。

司馬懿表示:亮慮多決少!

意思就是說,司馬懿認為諸葛亮想得太多,缺乏決斷能力。潛台詞便是,並非一流主帥。話裡話外滿滿的自信感。

那麼結果如何?說出來都讓人笑。諸葛亮不但「大芟刈其麥」,也就是割了曹魏的麥子,補充了軍糧。還數次挑戰司馬懿,要求進行決戰。可司馬懿卻就是「據險不出」。最終因李嚴謊報軍糧不濟,諸葛亮這才從容退兵,並在「木門道設伏」。

司馬懿得知後,頓時來了精神,強令張郃追擊,由此張郃被射死在木門道。曹魏二號主帥就這麼死了!所以這哪裡是「亮慮多決少」,分明是「司馬懿自信過度」,被諸葛亮教育了一番。

司馬懿對諸葛亮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評價,都發生在公元234年,也就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六出祁山)時。

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再次出兵後,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

意思就是說,諸葛亮若真是厲害的牛人,他就應該從武功山向東進軍。若如此,咱的麻煩就大發了。若是諸葛亮選擇西出五丈原,那咱就可以盡情吃著火鍋唱著歌,繼續歌舞吧。

結果諸葛亮果真西出五丈原!

但即便這樣,司馬懿卻依然遭到了諸葛亮的各種羞辱。如最著名的給司馬懿送女人衣服,就是發生在此時。搞得司馬懿不得不千里求旨,抬來曹叡壓制手下眾將。

這叫「諸軍無事」?分明是司馬懿都快被擠兌爆了。不過即便如此情況下,司馬懿卻依舊嘴硬,第三次評價了諸葛亮,如下: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最直白的翻譯便是:諸葛亮志氣很大,卻找不到機會實現,雖謀略頗佳卻優柔寡斷,雖喜歡用兵打仗,可偏偏缺少權謀。別看他如今帶領十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卻早中了我的計謀,被我畫個圈圈給詛咒住啦,遲早我會把諸葛亮幹掉!

那麼司馬懿說得這麼熱鬧,結果如何?都知道,發生了「死諸葛嚇退活仲達」這事,同時還留下了一個「畏蜀如虎」的成語。

顯然司馬懿的這兩次評價,純屬自我壯膽。通過第一次跟諸葛亮的較量,司馬懿明顯已經感到,自己根本打不過。可身為曹魏統帥,他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強頂。

故而司馬懿一面死死抓住蜀漢糧草不濟問題,打死不出戰,跟諸葛亮耗和熬——反正我曹魏的國力碾壓你蜀漢。一面又背地裡「畫圈圈詛咒諸葛亮」,表示各種不服——誰讓你諸葛亮這麼不給我面子?

這其實便是司馬懿,連續兩次評價諸葛亮的背後玄機——口氣大得要命,身體上卻很實誠,縮成一團!

所以司馬懿懼怕諸葛亮嗎?那是真怕!

因為遭到了諸葛亮的全面碾壓,只能仗著曹魏整體國力,對抗諸葛亮和蜀漢。故而當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第四次評價諸葛亮時,終於說出了心裡話,就四個字:天下奇才!

司馬懿終於承認,諸葛亮的能力遠超自己。同時也為自己進行了最後的開脫。潛台詞就是:面對諸葛亮這類奇才的碾壓,我司馬懿既沒開掛,又沒有穿越本事,打不過並懼怕他,很正常的,一點也不丟人。

三、總論分析

通過司馬懿對諸葛亮的四次評價,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司馬懿的情緒和認知變化。

第一次初遇諸葛亮時,他說「亮慮多決少」 ,明顯有一股子自負和優越感,彷彿看不起諸葛亮。

第二次和第三次,遭到諸葛亮連續打擊後,則開始進行「自我壯膽」,真心恐懼諸葛亮了,卻不敢說。

第四次的評價最中肯,所謂蓋棺定論,承認了諸葛亮比自己厲害的同時,也等於推翻了前三次的評價,並大有自我開脫的味道。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