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要帶走趙雲,公孫瓚為什麼會同意?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要帶走趙雲,公孫瓚為什麼會同意?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趙雲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趙雲與劉備離開公孫瓚時,劉備仍然在公孫瓚麾下擔任平原相。此時此刻,並不能說得上是真正意義上趙雲背棄公孫瓚。本文中談的趙雲離開公孫瓚,指的是趙雲離開公孫瓚護衛劉備左右這一事件。接下來,就來列舉一下幾點公孫瓚並未挽留趙雲的原因。

首先公孫瓚很可能不信任趙雲

袁紹與公孫瓚正在爭奪冀州的時候,趙雲帶著他的部眾前往投奔公孫瓚。按理講公孫瓚理應高興才是,但是根據《三國誌》中雲別傳的記載,他卻帶著幾分不屑的味道。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你們冀州的人都願意歸順袁紹,怎麼就你自己回心轉意,能夠迷途知返到我這來呢?

很明顯,這裡的公孫瓚的話充滿了對趙雲的不信任。不僅僅是由於他的籍貫,更是懷疑他的動機。公孫瓚並不像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後人人也認為他:

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

從這些地方足以能見得他的小肚雞腸。雖然趙雲應答如流,誇讚了公孫瓚的品德,並且稱讚公孫瓚部是仁義之師。勉強得到了公孫瓚的認可,陪同他一起征討四方。但是不信任不一定會就此消除。在趙雲想要陪同劉備離開的時候,以往公孫瓚對於趙雲是否忠誠的顧慮,必定會重新湧現出來。所以公孫瓚沒有試圖挽留趙雲,使得趙雲最終義無反顧的離開。

其次公孫瓚出於現實的需要

在趙雲伴隨劉備離開的時候,正值公孫瓚與袁紹大戰之時,也是用人之際。而從趙雲離開的目的可以看出,此行前往跟隨劉備,是為了幫助田楷抗擊袁紹。照樣一來,也很好說得通。與其讓趙雲留在自己這裡,還不敢放權與他,還不如讓他出去作為副手,幫助忠於自己的邊關大將和幼時老友。若是能取勝破敵,自然是再好不過,況且趙雲就算有反心,也無可奈何。若是敗了,證明了他能力不行,或貶或殺,也算是名正言順了。

而且,若是讓自己的老友劉備自己去幫助田楷,有點說不過去。看在舊情的分子上,他理應派遣一支小部隊跟隨劉備,而趙雲正好是不二人選。正好趙雲劉備互相欽慕,因此出於現實的考慮,公孫瓚便讓趙雲追隨劉備。而在後來,趙雲也確實取得了一些功績,並且擔任劉備的主騎,說明這時候的趙雲已經算得上是劉備的臣屬了。此後若是將趙雲強行納回,恐怕會傷了眾人的心,更何況公孫瓚也沒有考量這個做法。

再次公孫瓚與劉備的關係,順水推舟賣個人情。

眾所周知,公孫瓚和劉備算得上是老朋友了。早年他們就一起在大儒盧植手下一起學習,後來又一起參與了對黃巾軍的討伐,兩人的情誼想必是十分深厚。從後來公孫瓚幫助劉備的種種端端也能看出來他們兩者之間的友誼。

因此,公孫瓚一定會是十分信任劉備的。既然趙雲想要追隨劉備,自己若是強加阻攔,趙雲在以後一定會心生芥蒂,難免不能全力為自己所用。若是讓趙雲離開自己,跟隨劉備,他的能力應該能得到更好的發揮。而且,兩者之間也能形成互相的監視,來確保他們兩者的忠誠。如此一來,可謂是一箭雙鵰。這樣以來,趙雲能夠感恩戴德,在劉備麾下為自己取得更大的戰果。又可以劉備更加忠誠,公孫瓚的實力更加旺盛,從而更好地對抗袁紹,完成自己的霸業。

總而言之,雖然公孫瓚的如意算盤打的很好,但是恐怕他前面各種各樣的倒行逆施,已經失去了大眾對他的信任。就算他憑藉著放歸趙雲,贏得劉備的的好感和忠誠,但是自己的頹勢已經是難以挽回了。公孫瓚志氣沖天,由白馬義從伴侍左右,由燕趙豪傑作為先驅,可謂是一時之雄。然而最後卻是築京於易,以為足以待天下之變,不知衛梯舞於樓上,城豈可保耶?卻也落得落得個自焚的結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