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點,或許是曹操沒有稱帝的原因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這六點,或許是曹操沒有稱帝的原因

曹操亂世之奸雄也。他自己曾經說過,如果沒有他,這天下不知道幾人稱帝。確實如此,後來稱帝的袁術就是被曹操打敗趕下台的。當然還有北方的袁紹雖然沒有稱帝,但是也不是沒有稱帝的野心,如果沒有曹操消滅袁紹,這傢伙八成也是要稱帝的。那麼 為什麼曹操統一了北方,有這麼好打條件卻不肯稱帝呢?是他真的不想,還是顧慮些其他什麼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第一 有前車之鑒

在西漢末年的王莽就是前車之鑒,當年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視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選,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後來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儘管如此,王莽篡漢不久便天下大亂。

除了王莽務虛名不求實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家認為天下仍然是劉姓的天下,劉氏「將再受命」。當時赤眉軍甚至將十五歲的放牛娃劉盆子立為皇帝。後來劉秀取得天下,劉氏「再受命」的說法一直起著很大作用。在老百姓心裡,劉家才是正統,這樣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而且段歷史並不遠,所以熟讀史學的曹操不可能不明白。

第二 曹操捨不得放棄漢獻帝劉協這張王牌

如果稱帝,曹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自然是把漢獻帝劉協廢掉,大家想如果把獻帝廢掉了,那曹操還拿什麼狹天子以令諸侯呢?無疑他會失去一張壓制諸侯的王牌。當天子只是虛名,而如果有天子在手諸侯可以乖乖聽話或者至少表面上的服從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曹公是一個「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他要的是實在的東西,當時他身為東漢丞相,挾天子以令不臣,位極人臣,而且遠不止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架空了東漢獻帝劉協,整個天下名正言順都可以說是他的,稱帝,有必要嗎?所以曹操不稱帝才是明智的舉動。

第三 曹操不想當眾矢之的

曹操一旦當了天子,其他沒有被他滅掉的諸侯比如劉備孫權呢服嗎?還有漢獻帝劉協周圍一些漢朝遺老能服嗎?大漢雖然敗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支持漢庭的人還大有所在。一旦稱帝,不但有可能會後院起火,還有可能會遭到其他諸侯國的圍攻,把自己擺在了不利的位置。

有個 例子就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曹操死去的前一年,孫權上書稱臣,並勸曹操稱帝。曹操拿著孫權的書信,對大家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猜疑了一生的曹操直到最後,對皇帝的「名份」依然顧慮重重。所以曹操他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的,當天子的代價太大!

第四 曹操只想當周文王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這是曹操在回答其臣下勸他稱帝的時候說的話。曹操已經把話說的很明白了,只想當個周文王,如果兒子有本事那就當讓兒子皇帝,只要自己的兒子追封一個皇帝的謚號給自己就行了,後來歷史證明,曹丕果然稱帝,追封曹操為魏武帝。老奸巨猾的曹操知道,他祖上爵位不夠大,他稱帝名不正言不順,他先當魏王,他兒子就是王爵之後了,再稱帝就有人應了,也不會有很多人反對他。後來司馬昭也是學他的。

第五 曹操心裡還是裝著大漢的

在剿滅群雄的戰鬥中,曹操始終打著「匡扶漢室」旗號。猶記得亂世之初,曹公與關東聯盟裡邊,看著袁紹等人整日歌舞,痛而作《蒿里行》等詩,他可謂是出身於基層,一開始也是一個忠心為國的熱血青年,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漢獻帝劉協對他卻是感恩戴德。

即使後來,雖說曹公已經是功高震主,魏公魏王,但是他始終沒有去邁出那一步,甚至殺掉皇后,那都可以理解為他在震懾和恐嚇皇帝,為的是抓住自己手裡的權利,不然,估計塚中枯骨明日黃花之類的,就是屍骨未寒的丞相大人了。曹操心中還是有對大漢有著忠心的,只不過他把自己的利益看的更重罷了。

第六 也有年紀上的考慮

那是曹操統一北方,天下只要劉備和孫權的時候,曹操已是差不多65歲的老頭。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那還稱帝有啥意識了,這皇帝當的又不過癮,而且還會惹來一大堆的麻煩事,自己苦心經營的北方江山還要受到威脅,何苦呢?還不如讓兒子去完成他未盡的事業,這樣既不會留下罵名,還撈了好處,這豈不是比當皇帝沒兩年就死了強多了嗎?

曹操是一個偉大的能人,他的性格非常複雜,他為什麼不稱帝呢?我想只有他自己心裡面才會有答案,而且那個答案可能根本是我們猜不到的,畢竟他是曹操嘛。喜歡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和收藏我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學習歷史,感悟歷史,以史為鑒,以史為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