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家族在三國時期可以說是風光無限,而且令人感到非常有趣的就是諸葛三兄弟竟然分別效力魏蜀吳三國的主公,以諸葛三兄弟的聰明才智絕非不會明白「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道理,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諸葛三兄弟分別效力不同的主公呢?下面讓我們先去瞭解一下諸葛三兄弟吧。
諸葛三兄弟:
一、諸葛亮
諸葛亮,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祖籍琅邪陽都。曾隱居於襄陽隆中(今襄陽縣之西二十里),並讀了大量的書籍,結交名士,品評時事,後稱其為「臥龍」。207年,在徐庶推薦下,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幫助自己,實現統一。諸葛亮為劉備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即著名的「隆中對策」,劉備的迅速崛起,都是與他的規勸和具體幫助分不開的。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任丞相。223年,劉備死,劉禪即位,諸葛亮被加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輔佐劉禪,治理蜀國,死後追諡忠武侯,後來東晉政權推崇諸葛亮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二、諸葛瑾
諸葛瑾,字子瑜,祖籍琅琊陽都,諸葛瑾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胞兄。諸葛瑾為避戰亂遷到江東,經魯肅推薦,為東吳效力,胸懷寬廣,溫厚誠信,深得孫權信賴。215年,諸葛瑾奉命出使,要劉備歸還荊州。219年,他跟隨孫權討伐關羽。221年,他被派往蜀漢前去求和,在緩和蜀漢與東吳的關係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安二十五年呂蒙病逝,諸葛瑾代呂蒙領南郡太守,駐守公安。孫權稱帝后,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領豫州牧。建安五年,由於孫權姊婿弘咨的推薦,諸葛瑾才正式成為孫權帳下的一員,從而邁上仕途。241年四月,吳帝孫權分兵四路攻魏:衛將軍全琮率軍數萬出淮南決芍陂之水,威北將軍諸葛恪攻六安,車騎將軍朱然攻樊城,大將軍諸葛瑾攻祖中。 五月,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孫倫圍攻樊城,諸葛瑾、步騭侵掠柤中,司馬懿自請出兵往討。同年,諸葛瑾病故,死時六十八歲,死前命人葬禮應該簡單進行。
三、諸葛誕
諸葛誕,三國時期魏將,字公休,祖籍琅玡陽都,諸葛豐之後,諸葛亮和諸葛瑾的堂弟。初以尚書郎為榮陽令,累遷御史中丞尚書,是三國時曹魏後期的重要將領,官至征東大將軍。甘露元年冬天,東吳欲進攻徐堨,諸葛誕力量足以應敵,但為保護自己,他請求朝廷派兵十萬助守壽春,又要求加固沿淮的防禦工事。朝廷暗中得知諸葛誕對朝廷心存戒惕,念其勞苦功高,便想調他入京任職,哪知詔書到,諸葛誕更加恐慌,遂舉兵反叛。諸葛誕殺死不願叛亂的揚州刺史樂綝,聚集淮南淮北十多萬屯田官兵,又從東吳歸降的農民挑出四五萬人馬,準備了可供一年的糧食閉城死守。甘露三年正月,諸葛誕與文欽等人製造進攻器械,企圖突圍,但被司馬昭打退。諸葛誕走投無路,親自率兵出城突圍,結果被魏將胡奮斬於馬下,人頭被送往京城,滅門三族。
諸葛三兄弟為何效力不同的主公?
諸葛兄弟都是絕頂聰明之人,他們都知道事君如伴虎的道理,如果某一位得罪了主子,主子一發怒,輕則「穿小鞋」,「扣帽子」,重則蹲監牢,滿門抄斬。你想,如果三兄弟同朝共事,一人有罪,三人皆斬,豈不是絕了諸葛之後麼? 諸葛三兄弟各為其主,此乃狡兔三窟之計也。既或主子是聖明的,三個同等才華的人,同事一主,猶如一山藏三虎,必將互相排斥,以致互相殘殺,此乃我國「文人相輕」之傳統也。俗話說,只有好同學,好同鄉,沒有好同事。做朋友、做兄弟當然好,如何容得你同朝共事呢?一個中國人比一個日本人強,十個中國人就比十個日本人弱。為了不使兄弟反目為仇,三兄弟不得不各奔東西,自保前程。
如果三兄弟精誠團結,抱成一團,合力輔佐,那可能更為危險。試想,三個能力超群的人,本身就會引起同僚的妒嫉,就是最聖明的主子,也會因你德高震主而對你有所防範,如果某一奸臣小人告上一陰狀,說你拉幫結派,試圖謀反,三兄弟豈不是命喪黃泉。聰明的諸葛三兄弟,儘管有雄才大略,決勝千里;儘管有管晏之才,治國安邦,但左思右想,終不能有萬全齊美之良方,只好各走各路,各為其主。諸葛三兄弟均為人之豪傑,名垂千古,但手足終無團聚之日,豈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