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以茶治邊”,一段“桃色醜聞”引發整個茶寨被燒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以茶治邊”,一段“桃色醜聞”引發整個茶寨被燒

雍正年間,來自石屏的劉漢成跟隨著同鄉人的腳步南遷來到易武茶山,看著雲遮霧罩的山野間自然生長的野茶樹,他相信闖出一番大好事業的「天時和地利」已經具備。他不僅僅滿足於像他的許多同鄉一樣開闢萬畝茶園,他還引進了全新的制茶工藝,讓原本「粗製」的茶葉製成了「真正的」普洱茶,也就是至今都為大家所熟悉的「元寶茶」。他還創立了易武地區最早的茶莊「同慶號」,並且發展為業界翹楚。

故事很簡單,卻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勵志經歷,而是明清以來漢族移民在西南地區南遷並且扎根的時代縮影。帶活的除了普洱茶貢茶,更有馬幫、清朝以來愈加繁盛的茶馬貿易、獨特的茶文化……然而,在當地的許多少數民族的記憶中,諸葛亮才是最早在當地種茶制茶的漢族外來人口。

公元225年,蜀國攻吳失敗,南中諸郡(相當於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三國蜀漢以巴、蜀為根據地,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叛亂三年未平,諸葛亮親自率兵分三路南征。一方面以武力震服,一方面以安撫為主要戰略,七擒孟獲平亂。為了鞏固政權,將南中地區進一步的郡縣化,在滇南地區增設雍鄉(今鎮康)、永壽(耿馬)和南涪(今景洪),將原本的五郡擴展為七郡。

相傳,茶葉的種植和栽培方式據說就是在這個時候傳入的。當時諸葛亮將永昌地區的濮民遷移到建寧、雲南二郡,還教會當地的少數民族以及移民如何在山區種植大葉種茶、飲茶。不僅如此,還幫助這些少數民族發展生產、防瘴氣、種水稻,懷柔西南諸夷,當地不僅將大茶樹叫做「孔明樹」,古茶山稱作「孔明山」,更是將他奉為「茶祖」。在原思茅地區,每年都會舉行祭祀活動紀念孔明。

甚至在有的傳說中,雲南六大茶山中的攸樂茶山就是當時南征時「丟落」的一支隊伍,地名的發音逐漸演變為了「攸樂」。這個說法雖然聽起來牽強,卻也並非毫無根據。儘管在史籍中沒有直接的記載,不過自宋朝以來,一些博物誌和方志中都曾提及此事,因此諸葛亮「以茶治邊」並且將茶葉傳入此地的說法,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如果諸葛亮把茶葉引進到雲南地區是給了普洱茶一個很傳奇的開始,那麼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普洱茶就與清朝年間的移民有著很大的關係。不過,這段歷史要從一次茶山動亂說起。

雍正六年,幾個江西籍的茶商到雲南六大茶山之莽枝茶山的牛滾塘去購買茶葉,借宿在一個叫麻布朋的當地人家中。然而其中隨行的一人勾引麻布朋的妻子與之通姦,事情敗露之後,麻布朋殺死了妻子和這個商人,順帶還引出了「商民盤剝生事」等負面影響很大的事情,激化了「土客矛盾」。而這幾個商人不但不思悔過,還聯名向省府誣告麻布朋「劫商害民」。

當時這裡還沒有徹底實行改土歸流,六大茶山仍然是車裡宣慰司的下轄之地,因此清政府接到狀子也要與這些地方土司交涉。管理莽枝山的大土司刀正彥有心庇護麻布朋,所以既沒有處置他,也沒有理會清政府,卻留下了「叛亂」的口實。清政府藉機在當地實施改土歸流的政策。當時的雲貴總督鄂爾泰下令清軍進山平叛,許多的茶寨都被燒燬,儘管一年後動亂以刀正彥與麻布朋均被斬首而結束,茶山卻也就此衰敗。

為了進一步管理西南地域,清政府不僅把茶葉統一納入到朝廷的管理中,同時還決定將「新舊商民悉數驅逐」,明文規定「漢民不許入境盤居,逗留或復入者,俱枷責押回。」而當地的很多矛盾並沒有因為普洱府的設立而消失,到了雍正十年的時候,茶山裡還有山民起義反抗政府。直到乾隆初年,這些動盪才真正被平息下去,山裡卻已經是「戶口寥寥」,到了乾隆年間,本地的少數民族逃的逃,散的散,人數只剩下原來的十分之一,茶園全都荒廢。這樣潦倒的局面,客觀上也給之後漢族移民的遷入提供了契機,還出現了古代地方級別的「工作居住證」。

就在清政府設立「普洱府」那年(公元1729年),普洱茶也加入了貢茶行列,「歲進上用茶芽制」,選用最好的茶葉進京。不過這個時候的普洱茶仍然是以粗製為主,並且很快難以保證貢茶的供應量。歸根結底,就是人口的大量流失造成的。當時仍然在生產貢茶的反而是十戶來自雲南石屏的漢族移民。

早在萬曆年間就開始有石屏的漢人南遷移居到六大茶山,大部分都是因為戰亂和災害原因,利用交通上的便利來到六大茶山地區。這些漢人在這裡不僅能夠靠著經營茶園維持生計,隨著清政府對茶葉需求量的上升還不斷發展壯大。改土歸流前,這些漢民被當地的土司認可,納入到茶山的戶籍之中,每年的貢茶也按畝均攤給他們。朝廷明令驅逐漢族移民居留茶山後,這著實為當地漢民的去留提出一個難題。因為他們幾乎是當時「僅有」的茶葉生產力。對於地方政府來講,也是貢茶供應的保證。

所以車裡宣慰司不得不親自到茶山進行一輪實地考察。結果發現真的就跟易武土司上報的一樣,這些漢民都是守法的良民,不僅很好地融入到當地生活且沒有挑起什麼事端,還大量種植茶園以保證貢茶的上繳。因此車裡宣慰司「靈活地」解讀了政府的政策,因地制宜地在之前由易武土司頒發的臨時執照的基礎上,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給這些漢民發放了正式的「工作居住證」——茶山執照,特准許這十餘戶漢族納入茶山的戶籍。

儘管這個看似有些現代的概念在當時不過是「天高皇帝遠」的狀況下地方政府的一項靈活政策,卻無形之中打破了自雍正七年以來漢民不許入境盤居的制度,對六大茶山的發展,尤其是易武地區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可能連當時的他們都沒有預料到。

劉漢成製作「元寶茶」的故事在六大茶山當地人中已經是個很古老的故事了。儘管史實的細節有太多都淹沒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之中,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元寶茶的製作方法的確是從漢族移居茶山之後才有的。

原本普洱地區的茶葉都只是採摘、炒焙、揉搓成條、晾曬,製成散茶用麻袋裝好就販賣到其他地區。基本上是好的和差的茶葉混雜,優劣不分。「八寶茶」即「七子餅茶」用的工序則更加複雜,可以說是精細化生產,將茶葉分選、拼配、裝筒、蒸茶、揉圓、緊餅、解袋、包紮等。無論是從外形上還是味道上都得到了極大地提升,也因此得到清朝皇室的喜愛,帶動了飲普洱茶的風潮。可以說這個時候元寶茶成了普洱茶的金字招牌而再無其他。

六大茶山的「起死回生」,吸引了更多的漢族移民到當地做販賣茶葉或者是開墾茶園,後來一個茶山容納不了那麼多人,漢民就繼續遷移。易武的發展也得益於此。在當年辦「茶山執照」的時候(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曼撒執照碑》上記載的還是「漢夷十戶頂辦貢茶」,到了道光二年(1822年)《易比茶地執照碑文》裡記錄的就已經是「易武人戶漸眾,無處栽培,侵佔易比地界」,說的就是易武茶山土地開發已經飽和,開始與周邊的地區爭奪土地的狀況。

縱觀普洱茶在雲南地區的種植與制茶歷史,可以發現清代正是其從發展走向鼎盛的時候,尤其是清代中後期,大大小小的茶莊、茶號開遍六大茶山。當地的元寶茶不僅被送進京城,更是遠銷東南亞地區。茶馬古道的「交通」意義也在這個時期真正的體現出來,不僅進一步豐富了省內接通川藏的交通網,更是向南發展連接緬甸、老撾等地區。普洱茶從源起到興盛,體現的正是不同民族文化與技術在衝突與交融中的「柳暗花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