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諸葛豐傳》記載:「諸葛豐字少季,琅邪人也。」 《三國誌·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也。」《三國誌·諸葛誕傳》也記載:「諸葛誕字公休,琅邪陽都人,諸葛豐後也。」《三國誌·諸葛瑾傳》裴松之注引《吳書》曰:「其先葛氏,本琅邪諸縣人,後徙陽都。陽都先有姓葛者,時人謂之諸葛,因以為氏。」諸葛豐與陽都是什麼關係呢?本文試從他的生卒年限和籍貫考察入手,推導出他與陽都之間的關係。
一、生卒年限
《漢書·諸葛豐傳》未涉及其生卒年。不過,從《諸葛豐傳》涉及到的幾個事件,可以推算出諸葛豐的大體生卒年限。
《諸葛豐傳》載:「貢禹為御史大夫,除豐為屬,舉侍御史。元帝擢為司隸校尉。」又載:「豐以春夏系治人,在位多言其短。上徙豐為城門校尉。」最後,因「上書告光祿勳周堪、光祿大夫張猛。上不直豐。」於是,元帝「憐豐之耆老,不忍加刑,其免為庶人。」此前,諸葛豐在一次上書中也談到自己「年歲衰暮,常恐卒填溝渠。」可見,諸葛豐出仕時年紀已經很大了,而他為官後不久便被免為庶人。
諸葛豐出仕在貢禹任御史大夫之時。《漢書·貢禹傳》中有貢禹任御史大夫的大體時間:
貢禹,字少翁,琅邪人也。以明經潔行著聞,征為博士……元帝初即位,征禹為諫大夫……以禹為長信少府。會御史大夫陳萬年卒,禹代為御史大夫,列於三公。
御史大夫陳萬年的卒年,《漢書·百官公卿表》甘露三年(前51)一欄中記載:
五月甲午,陳萬年為御史大夫,七年卒。
「七年卒」是指任御史大夫第七年即初元五年(前44)病卒。這與《百官公卿表》初元五年(前44)一欄中的記載相吻合:
六月辛酉,長信少府貢禹為御史大夫,十二月丁未卒。
以上兩條資料可證,貢禹是初元五年(前44)六月任御史大夫,當年十二月病卒的,由此也可以確認:諸葛豐是初元五年(前44)下半年被貢禹納為僚屬的。
諸葛豐被免官的時間,與他上書告光祿勳周堪及光祿大夫張猛有關。這事在《漢書·劉向傳》中有記載:
會城門校尉諸葛豐亦言堪、猛短,上因發怒免豐,語在其傳。豐言堪、猛貞信不立,朕閔而不治,又惜其材能未有所效,其左遷堪為河東太守,猛槐裡令。
諸葛豐「免為庶人」在先,周堪「為河東太守」、張猛為「槐裡令」在後。《漢書·百官公卿表》在漢元帝初元三年(前46)一欄中記載了周堪任職和貶職的時間:
光祿大夫周堪為光祿勳,三年,貶為河東太守。
此處「三年,貶為河東太守」,聯繫上句可知即「任職三年,貶為河東太守。」自初元三年(前46)後推三年為元帝永光元年(前43),此即為周堪貶為河東太守之年,亦是諸葛豐被免職之年。
諸葛豐的生卒時間可以從任職期間的年齡推斷出個大概來:
先看諸葛豐在職時的年齡。諸葛豐在一次上書中談到自己「年歲衰暮,常恐卒填溝渠。」免職時,元帝「憐豐之耆老,不忍加刑,其免為庶人。」《禮記》記載:男子「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九十曰『耄』……大夫七十而致仕。」 西漢王朝提倡「以孝治天下」,必遵禮而行事。諸葛豐雖被稱為「耆老」,但還在職,也就是還未到致仕的年齡。綜合分析可推知,諸葛豐在職時的年齡當在60歲至70歲之間。
由此可推斷諸葛豐的生卒時間。漢元帝永光元年(前43)諸葛豐被免職,倘若按當時他年齡65歲計算,其生年便可確定約在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諸葛豐免官後「終於家」,如果以他享年75歲計,約壽終於元帝末年即公元前33年。至此,我們或可對他的生卒年作一個大致的界定:生於公元前108年前後,卒於公元前33年左右。
二、籍貫
《漢書》僅記載諸葛豐是琅邪郡人,沒有記載具體為何縣人。但從《三國誌》記載的諸葛亮兄弟與諸葛豐的關係及其諸葛姓氏的來歷看,可推斷諸葛豐是複姓諸葛的第一人,即陽都人。但西漢時陽都隸屬於城陽國而非琅邪郡,認定為陽都人又似乎是矛盾的。筆者認為,弄清「諸縣」和「陽都縣」各自出現的時間及歸屬,再結合諸葛豐的生卒年限來綜合考慮,矛盾就可以解決了。
首先,看諸縣的設置歷史。
諸縣的前身是「諸邑」,故址在今諸城市西南枳溝鎮境內。「諸邑」何年成為「諸縣」,史籍沒有明確記載,但從史籍和方志的有關記載可推知設置諸縣是在西漢初年。
乾隆年間《諸城縣志》記載:「諸,魯邑,漢即其地立諸縣。」
清末學者王先謙在《漢書》所載《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眾利侯郝賢》下注「姑莫(註:莫通幕)」曰:「索引漢表在陽城姑莫。案:《霍去病傳》作終利,『眾』『終』古通用。陽城二字衍。國除,復封伊即靬。琅邪縣。此眾利縣析姑幕置也。」在《眾利侯伊即靬》「侯,輔宗嗣。始元五年薨亡後,為諸縣。」下注曰:「此縣析自姑幕後併入諸縣,非改眾利為諸也。武帝女諸邑公主,見本紀,在始元五年前,足為諸縣非始元置之明證。」 王先謙補注的總體意思是:郝賢封眾利縣侯,「眾利」在《霍去病傳》中記作「終利」;眾利縣是從姑幕縣析分出來而設置的;姑幕縣在琅邪郡,索引漢表記載姑幕在陽城,「城陽」二字因抄刊古書而誤增的字,因此眾利縣也在琅邪郡;眾利縣後併入諸縣,不是眾利縣改名為諸縣;諸縣早在始元五年就已有了。
今人施丁對郝賢眾利侯注曰:「姑莫,即姑幕,琅邪之縣。析姑幕而置眾利。」對伊即靬眾利侯注曰:「諸縣,琅邪之縣。眾利析自姑幕,後併入諸縣。」施丁的「注」肯定並引用了王先謙「補注」的結論。
據王先謙和施丁所言,至遲漢武帝元狩四年(119)時諸縣已經存在了。《漢書》記載,西漢琅邪郡轄五十一縣,其中有諸縣。同時還記載,新莽時諸縣改名「諸並縣」。由此可知,西漢初至新莽時期諸縣一直存在,一直隸屬於琅邪郡,直至高齊時才將諸縣廢省併入東武縣。
其次,看陽都縣的設置歷史。
陽都縣是秦朝設置的,西漢因之,歸屬於兗州刺史部城陽。這期間,城陽或為郡或為侯國,屢有變更。 關於城陽和陽都縣的關係,《漢書》記載:
城陽國,故齊。文帝二年(178)別為國。莽曰莒陵。屬兗州。……縣四:莒,故國,盈姓,三十世為楚所滅。少昊後。有鐵官。莽曰莒陵。陽都,東安,慮,莽曰著善。
由此可知,從西漢初至新莽時期陽都縣一直存在,並且一直隸屬於城陽。也就是說,在西漢時期,諸縣和陽都縣一直並列存在著,但諸縣隸屬於琅邪郡,陽都隸屬於城陽郡(國)。
再看,方志的記載。
魏晉以前史籍中從來沒有諸葛豐為「諸縣人」的記載。最早將諸葛豐記載為諸縣人的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版《諸城縣志》。該志《列傳》序曰:「志與史同也亦異也。揚往跡以激將來同也。史編天下之大,志錄一邑之下。采擇若有所逸,數傳而後,雖居同里閈之人,欲訪其遺事而不可得,烏豈其有志哉?」顯然,史書未明載之事,志書可以鉤沉而記之;歷史人物籍貫籠統者,志書亦可細化而記之;籍貫不清者,更可考證將其記入本籍。該志設有《列傳》一目,記入列傳的第一人是孔子的弟子公冶長,因為「《史記》雲齊人,《家語》雲魯人。」「其墓在今縣境」,便將公冶長記入諸城縣籍。第二名便是諸葛豐,在其傳略後陳述了記入諸城縣籍的理由:「豐之後亮瑾至三國時大顯。按:瑾傳裴松之注引吳書曰:『其先葛氏,本琅邪諸縣人,後徙陽都。陽都先有姓葛者,時人謂之諸葛,因以為氏。』豐傳但雲琅邪人而已,姓諸葛,豈其始徙者歟?」 因為《漢書》僅說諸葛豐是琅邪人,未名縣籍,《吳書》又說諸葛是因諸縣葛氏到了陽都後才改為諸葛,該志便推測諸葛豐原為諸城縣籍,後來遷到陽都才成為陽都人了。
清雍正十二年(1734)以前,諸城隸屬於青州府。明代嘉靖四十四年(1565)版《青州府志》「人物篇」還沒有記載諸葛豐,清咸豐九年(1859)版《青州府志》才將諸葛豐記載為諸城籍人,傳略後的按語基本全文引用了乾隆二十九年(1764)版《諸城縣志》所載諸葛豐傳後的按語。這也可以看出,咸豐九年(1859)版《青州府志》是採用了乾隆二十九年(1764)版《諸城縣志》的「研究成果」的。
綜合以上資料可以這樣認為:諸葛豐祖籍琅邪諸縣,在祖籍地諸縣為琅邪「郡文學」,當時姓葛名豐;葛豐這一支遷居陽都後,以郡望加姓氏稱之為諸葛;民間人僅是稱呼而已,而葛豐是有「郡文學」身份的人,便正式以諸葛為姓,以諸葛豐之名行於世;諸葛豐在新籍陽都被貢禹納為僚屬而出仕,出仕後也以諸葛豐之名為官;諸葛豐雖已徙居城陽國陽都縣又改單姓葛為複姓諸葛,因時間不長,仍以原郡望琅邪為籍。因此,諸葛豐自己既不自稱為「陽都人」或「城陽人」,也不便自稱為「諸縣人」,只按原郡望自稱為「琅邪人」,《漢書》也就記載為「琅邪人也」。至於諸葛豐何時遷往陽都,根據現有資料已難以確考了。
三、諸葛豐與諸葛珪
諸葛珪是志書明確記載的以陽都為籍貫的第一個諸葛氏,也是間接表述為諸葛豐裔孫的第一個諸葛氏。諸葛珪的生年史無記載,他的去世之年,據清人張澍引《諸葛氏譜》載「珪死時……亮年八歲」推知,時在公元188年。若諸葛珪35歲生子諸葛亮,則可推知諸葛珪生於146年前後。諸葛豐到諸葛珪已歷250年左右,若平均30年左右傳一代,至少已傳到了第八代。現世幾大宗《諸葛氏宗譜》都遵諸葛豐為始祖,並言稱諸葛珪是諸葛豐的五世孫,如浙江蘭溪諸葛氏族譜薛篤弼《序言》:「司隸校尉豐公,剛特秉節,五傳至珪,為泰山郡丞。」江蘇丹陽諸葛氏族譜還具體記載了自諸葛豐至諸葛珪前後共五世的衍生關係:豐生衍、衍生宏、宏生儼、儼生逮、逮生珪。五世的名字和衍生關係,由於缺乏史書記載相佐證,難以確認或否定。但諸葛豐與諸葛珪兩者生年相距250多年,若前後共有五世,那麼只有一世到四世都是62歲多一點生兒子,才有第五世諸葛珪出生於公元146年左右這一結果,這顯然是不合於正常規律的。由此可以認定,諸葛珪是諸葛豐的裔孫固然有史可證,但諸葛豐「五傳至珪」是不確鑿的。
( 2012年11月17日於廣西陽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