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天三國網小編來說說荀彧的故事。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上下加起來也有個五千年了,但是朝代的更換,離不開一些默默在那些個片區總經理身邊的能人志士,歷史上出現很多王侯將相身邊大都聚集一幫謀臣,當然曹操也不會例外,曹操從起家到發家致富這個過程當中,身邊聚集的人才感覺都數不過來,曹總也是喜歡收集人才的人,不是我說,就沖這一點,曹操能夠從小主管升到CEO,那也不是一般人做的到的。其實從始至終,在曹操身邊貢獻最大的,筆者認為是荀彧。他作為一個謀臣為曹操無論是戰略戰術上還是政治方面,都有著較高的建樹,同樣也被曹操稱為是自己的「子房先生」,曹操的大半生的幾乎都是按照荀彧定的戰略目標走的走的,個人認為這個戰略目標不亞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初出茅廬,被冠以「王佐之才」
荀彧的出身挺高,是歷史名人荀子的後人,剛出道就披著「王佐之才」的名聲,從古至今很多謀士參謀都是在主君身邊出謀劃策,但是荀彧不是,很早就當官了。但是那時候權臣當道,就是董卓那個階段,朝廷大權旁落,根本沒有一展身手的機會,於是辭官回鄉,勸誡家鄉人逃離戰爭之地,於是帶領宗族投靠前往冀州去投靠袁紹,袁紹將他列為座上賓。但是荀彧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很快就看穿現在的主公並不是一個和自己一樣有抱負的人,只是想著自己的一份三分地安安分分的當一個軍閥。有句古話說的好「良禽折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轉瞬間又去了曹操那邊,也就是這一個不起眼的轉折,荀彧接下來的幾十年都在努力的為曹操規劃,幫助曹操實現人生目標。
曹操本來就是一個有雄心抱負的人,從刺殺董卓到陳留起兵,剛開始曹操的想法也是很簡單,匡扶漢室,但是隨著後來手中的權利越來越大,他的想法也在逐步的改變,這都是後話,剛開始荀彧和曹操的想法都差不多,想著一起怎麼匡扶漢室,此刻的曹操身邊也是需要謀士參謀為他來出謀劃策進一步做大做強。給曹操制定了一系列的統一北方的戰略目標和路線。鞏固自己的戰略根據地並以此進取天下,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幫助曹操確定了統一天下的基本路線和方針。
機智多謀,計拿呂布離間袁紹
呂布是三國的第一猛將,他身邊也有謀臣那就是陳宮,在攻打徐州這裡,荀彧和陳宮互相鬥法,但是終究是玩不過荀彧,最終徐州被曹操包了餃子,這一點不得不佩服荀彧,陳宮和呂布怎麼也不會想到在這裡折戟沉沙,最終兩人都被沉寂在了歷史的小河溝裡面。從此曹操的威勢慢慢開始大量起來。
在消滅張繡、呂布之後,河北的袁紹開始成為曹操的眼中釘肉中刺,當時袁紹擁有大軍幾十萬,而曹操加起來還不到十萬人,軍中很多人都畏懼袁紹不敢與其公開對抗,大家都認為攻打袁紹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可是荀彧不是這麼認為的,他說袁紹也就是一個虛張聲勢的主,而且他那個人外剛內柔,而且遇到事情猶豫不決,成不了什麼大事,況且荀彧早就在袁紹那裡開始離間君臣之間的關係,袁紹的謀士參謀許攸的到來便是證明了這一點,火燒袁紹的糧倉,袁軍大敗,從而獲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舉薦人才,然志向未成,憂鬱去世
荀彧在職期間為曹操推薦了大量的人才荀攸(荀彧侄)、鍾繇、郭嘉、陳群、杜畿、司馬懿、嚴象和韋康等一系列謀士參謀來服務於曹操,後面只有嚴象和韋康因為戰事失敗而被處決了,可見荀彧的心胸也是廣闊的,能容的下其他人的存在,曹操的後面的謀士參謀集團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荀彧的舉薦。其中一些謀士參謀我們再看三國演義的時候也都聽說過。最厲害的也就屬於司馬懿了。
但是權利這個東西是最容易讓一個人改變心志的,隨著曹操的權利的不斷增加,當時北方幾乎被曹操統一了,對於一個奸雄來說,皇帝都在自己手中,曹操開始攛掇著皇位的方向,但是荀彧的勸諫終歸抵擋住一個自負又有野心的曹操,這個已經距離他們當初的路線太遠,從此之後,君臣二人,開始產生嫌隙,也就是這點,荀彧的出發點是始終要為漢臣,進而匡扶天下,終究還是沒能實現,就在憂心大漢天下名存實亡的過程中,鬱鬱而終。
其實古代人的品格和志向是我們現代人所無法比擬的,我們不能單方面的判斷一位謀士參謀是不是愚忠,但是我們從他們的身上可以看到,時代是在走著的,要學會順應時代,堅持自己的理想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看清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