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開篇想強調一下,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整個文本存在很大程度的藝術誇張,它只是一步歷史小說。不要認為看完三國演義,就瞭解了當時的歷史局面。三國演義中突出了三個人,這就是諸葛亮、趙雲和關羽,簡直把這三人寫成了神人一般。其實關羽的武器根本不是什麼青龍偃月刀?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們為何這樣講。
一、在東漢時期,根本沒有偃月刀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武器是重達82斤的青龍偃月刀。這完全是羅貫中自己的想像,因為偃月刀這種武器在宋朝才出現,真正的大規模使用是在南宋時期。羅貫中這麼寫很有可能是在給他的老師施耐庵打圓場,因為施耐庵在自己的作品水滸傳中說「關老爺的刀才82斤。」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是根據他所能瞭解的武器來撰寫的,因為宋朝使用的武器到了明朝初期仍在使用。至於東漢時期的武器和之前西漢時期差不多,主要以長戟、短刀長矛為主。作為將領,關羽不會使用短兵器,因此他的武器應該是長矛或者長戟。呂布使用長戟這是史書中有記載的,而關羽則沒有這方面的記載。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關羽具體使用的武器和張飛、趙雲一樣,也是長矛。
三國演義中尊劉貶曹的意味非常濃,作為傳統的儒家子弟,羅貫中無法脫離這個框架。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突出了諸葛亮的知絕和關羽的義絕。而且進一步刻畫出了劉備仁君的形象,為了襯托劉備,不惜黑孫權和曹操。在真實的歷史中,劉備沒有什麼五虎上將,只有四員大將。關羽是前將軍、黃忠是後將軍、張飛是左將軍、馬超是右將軍。趙雲由始至終都只是一個雜號將軍,直到諸葛亮主政時期才得到提升。現在人尊重關羽主要是因為他的義氣,而忽視了關羽本身的戰功。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單刀赴會等等,這些典故一直是一些熱血青年的談資。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些典故都是不存在的。
二、孫堅斬殺了華雄,文丑則是死於亂軍之中
關羽的重頭戲是溫酒斬華雄,可是華雄和關羽根本沒有見過面,就更不用說秒殺了。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十八路諸侯聯合進攻董卓,董卓派遣大將華雄前往迎敵。在交戰的過程中,孫堅利用夜晚襲營的方式擊敗了華雄,並且在戰鬥中斬殺華雄。可是在三國演義裡,為了襯托關羽的英武,專門把戰局寫成了相反的結果。隨後才有了所謂的華雄挑戰、我有上將潘鳳這樣的段子。關羽另一個重頭戲是斬顏良誅文丑,認真的說,顏良確實是關羽斬殺的。不過文醜的死和關羽就沒有什麼關係了,文醜死於不知名的小兵之手。顏良被殺以後,袁紹派文丑率領大軍追擊。曹操故意丟棄輜重,文丑率領的軍隊頓時散了陣型,開始四處搶奪物資。而曹操趁機命令張遼和徐晃率兵出擊,此戰斬殺大將文丑。
關羽最後的輝煌是水淹七軍,這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可是關羽這次出兵,既沒有劉備的命令也沒有諸葛亮的手書,而是關羽自作主張出兵的。在漢中大戰中,劉備擊敗了強大的曹操,黃忠、魏延等將領都立下了赫赫戰功。坐鎮荊州的關羽深受刺激,他擅自集結了荊州的主力軍隊進攻曹操控制的荊襄地區。為了擊敗曹操派出的援軍,他利用河水創造了這一戰績。但是同時,關羽又沒有任何的外交頭腦。自己軍隊的軍糧不足,他命令軍隊搬空了屬於孫權控制區的幾個糧倉。結果徹底激怒了孫權,孫權與北方的曹操達成了協議。曹操負責拖住關羽,而孫權派遣呂蒙趁機奪取了荊州地區。荊州丟失以後,諸葛亮為劉備苦心經營的兩路夾擊曹操計劃徹底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