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張郃和關羽中箭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中文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冷兵器時期,弓箭從來都是最可怕的武器。比如,都熟悉的三國時期,江東猛虎孫堅,就是中箭身亡的,他兒子孫策之死,也有中箭的因素在內。而更著名的龐統,則是被張任射死在雒城之前……
所以,再牛的人物,一旦面對弓箭,就都顯得那麼脆弱無助了。也正是因如此,神箭手從來都是讓人膽寒的,咱就不說李廣了,只說下呂布。他轅門射戟救劉備,筆者都懷疑,袁術手下大將紀靈,之所以那麼聽話,是不是就是害怕,他跟呂布鬧翻離開時,被呂布從後面給他一箭,要了他的小命?
當然這只是調侃一下,因為呂布再勇,但比起關羽來,也要低頭無奈地溜走——畢竟關羽成了武聖。關羽之所以能成為武聖,除了跟他的忠義、戰績等有關外,其實筆者認為,還跟他的一個神奇記載有關,那就是關羽,竟然不怕弓箭。
據《三國誌》載,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後,曹操派手下五子良將之首的於禁為帥,來救援樊城內的曹仁。其中,曾效力在馬超手下的大將龐德,也是抬棺前來,誓言跟關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龐德之所以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一則是跟他不被曹操集團信任有關。畢竟他的故主馬超,如今在劉備手下效力,所以用抬棺戰關羽這種形式,表達自己對曹操的忠心。
二則,恐怕也是懷著一舉成名的心思。關羽的成名,是因斬了名將顏良。所以打敗牛人,從來都是成名的捷徑,當然風險也非常高。龐德用抬棺戰關羽這種方式,就是向天下人傳達出這樣一個信息:我龐德不怕關羽。這其實,已經大有蹭熱點的嫌疑了。
但無論怎樣,龐德抬棺戰關羽,的確是來者不善。再看關羽,他其實對龐德所知不多。因為西涼名將的光彩,都被馬超獨霸了。而關羽性格又十分傲慢,必然會輕視,甚至鄙視龐德。這就為龐德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機。
故而《三國誌》中便記載了,龐德最出彩的一次戰鬥,這就是戰關羽:(龐德)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即,龐德跟關羽交戰是,一箭射中的關羽的額頭!
前面介紹過,再牛的人物面對弓箭,也從來都是脆弱無助的,更何況是龐德一箭射中了關羽的腦門。但哪料關羽卻彷彿打破了這個規律般,非但沒有死去,反而啥事沒有,很快就來了個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並一舉生擒了於禁,斬殺了龐德!
須知腦門這個地方,可是關鍵的地方,起碼也要比膝蓋更重要吧?可咱看曹魏大將張郃,就是因膝蓋中了一箭,就死去了。這可不是小編胡說,而是《三國誌》的記載:(張郃)與亮軍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薨。
翻譯過來就是,張郃跟諸葛亮的大軍交戰時,被流箭射中了右腿的膝蓋,結果卻死了!關羽被射中腦門啥事沒有,張郃被射中膝蓋,就很快死了。這是咋回事?想來,原因有兩點!
其一、弓箭和諸葛連弩,殺傷力不同!
龐德射中關羽,是用弓箭,即,純屬依靠臂力為動力。而射中張郃膝蓋的,卻極有可能是,諸葛亮發明的連弩,這種連弩是三國時最先進的「高科技」武器,殺傷力非常強悍。
傳統弓箭是以使用者的臂力為動力,且還受各種因素制約,比如在交戰中和在非交戰狀態下,射出的力道和準確度,是絕對不同的。但諸葛連弩卻是靠機械力射出的,且一發射就是十連發!這種力道要遠遠強過傳統弓箭。
故而可以推斷出,射中張郃膝蓋的那連弩,應是貫穿膝蓋而過,傷勢異常嚴重,造成了流血不止,張郃那時本來就歲數大了,這一失血過多,自然難以活命。而射中關羽額頭的那一箭,從關羽的反應來看,根本沒有落馬,且由於頭盔防護作用,故而不算嚴重。
其二、射殺的角度和環境不同
關羽中箭,是在跟龐德交戰過程中,兩人當面鑼對面鼓。反觀張郃是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蜀兵在「木門谷乘高佈伏」。瞅見,乘高這兩字了嗎?弩箭本來殺傷力就巨大,又是居高臨下射殺。跟關羽和龐德兩人,平行廝殺時,射出的弓箭力道能一樣才怪,什麼樣的防護,都能輕而易舉地打穿!
綜合這兩個原因,可以得出結論了,關羽額頭中箭,雖地方很嚇人,可實際上由於有頭盔防護,龐德力氣再大,射出的箭也比不過諸葛連弩,所以沒給關羽造成實質傷害,且關羽回陣後,很快便能得到治療。
張郃可就倒霉了,膝蓋被一弩箭擊穿,傷勢異常嚴重,他是在亂軍中,還是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豈能輕易脫身得到精心治療?所以流血過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