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北伐,諸葛亮和姜維有什麼區別?目的分別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同樣都是北伐,諸葛亮和姜維有什麼區別?目的分別是什麼?

諸葛亮和姜維這兩個人物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兩人同作為三國時期的名人在民間流傳著諸多的傳奇事跡。在歷史上,諸葛亮和姜維都進行過北伐,但得到的後世評價卻截然不同。關於諸葛亮北伐雖有批判之聲但肯定的聲音更勝;而關於姜維的北伐則是一邊倒的批評。那麼諸葛亮和姜維為什麼要北伐哪?北伐又體現了諸葛亮什麼樣的精神哪?

諸葛亮、姜維為什麼要北伐?

三國時期,在劉備死後,蜀漢丞相諸葛亮連年發動對曹魏的北伐戰爭,在七年間先後六次北伐,但都遭失敗。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這麼連年北伐呢?在《出師表》中,諸葛亮說,他是感念先主劉備的「三顧之禮」、「托孤之重」,要完成劉備未完成之遺志,就是平定中原,恢復漢室。但我認為,諸葛亮之所以連年北伐,並不僅僅是要完成劉備之遺願,還有其他的原因。

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確實是要完成劉備的遺願。諸葛亮的為人是很重情意的,劉備對他是有知遇之恩的,三顧於茅廬之中,臨終又將後事托付給他,並且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如此托付後事,重情重義的諸葛亮又怎會不鞠躬盡瘁呢?《三國誌》中記載,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第二,諸葛亮的連年北伐,也是從戰略上考慮,主動的防守以保存蜀漢政權。為什麼這麼說呢?從諸葛亮的《隆中對》中來看,他當初的設想是擁有益州和荊州,而後以圖中原,但自從關羽失了荊州後,諸葛亮的這個戰略構想就已經破滅了,因為他對東吳的態度從來都是「聯吳」的,他不可能再用武力將荊州從東吳手中奪回來。而僅僅擁有益州之地是無法和強大的曹魏抗衡的,因為打仗很重要的是要拼經濟,曹魏政權佔據北部中國,約占當時中國面積的三分之二,而且中原地區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相對於益州是很繁榮的,曹魏的國力要遠遠強與蜀漢。

如果消極防守,當曹魏積聚力量後攻打蜀漢,蜀漢是無法抵擋的。所以,諸葛亮採取的戰略是主動防守,也就是「以攻為守」,用主動進攻來打亂曹魏的經濟增長和戰略部署。而實際上,諸葛亮的這一戰略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他連年北伐的這幾年間,曹魏政權也正好是兩代交替,需要積聚國力的時期,由於他的北伐戰爭,曹魏疲於應付,國內的經濟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在諸葛亮死後的幾年裡,魏國也沒有再發動大的戰爭。當然,諸葛亮的這一戰略也是以付出本國相當大的經濟作基礎的,蜀漢的國力也受到沉重的打擊。

第三,諸葛亮也想在有生之年將蜀漢政權擴大,延長蜀漢政權的壽命。由於蜀漢的益州遠離中原地區,其人才是相對匱乏的,這從蜀漢後期「廖化作先鋒」可見一斑。諸葛亮也是知道這一點的,蜀漢後繼無人是最大的危機,他深知在他死後,將沒有人能夠擔起蜀漢政權的重擔,所以他要在有生之年盡量擴大蜀漢政權的地盤,擴張實力,為後繼之人積攢足夠的資本,以希望保存蜀漢的政權,如果可能的話,也還是有進取中原的希望。

而姜維為什麼北伐的原因則無奈的成分更多一些。

西川地險民強,易守難攻。只需死守消耗魏軍,不至於過早被滅亡。以攻代守,積極北伐,以漢中為屏障,保衛成都的安全,這個戰略是諸葛亮在世時就定下的,姜維只是在延續諸葛亮的戰略。

諸葛亮死後,蜀漢的人才衰退的速度也極快,朝中漸漸被奸臣把持。其中尤以最受劉禪寵愛的宦官黃皓最為突出。董允在世時,每見黃皓必怒斥之,所以黃皓不敢有所作為。董允過世,朝中便無人再能制得住他。

姜維曾想除去黃皓,但為劉禪所阻。而黃皓也因此忌恨姜維,屢屢想奪去姜維的兵權,然後加以謀害。姜維深知其中厲害,所以不敢放棄兵權。而保住兵權的唯一方法就是領兵出戰。

北伐表現了諸葛亮什麼精神?

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意義,歷史學家們雖然津津樂道,但至今也沒說出個所以然。有人甚至認為諸葛亮根本就不應該北伐,即使是對北伐持肯定態度的人,也不過是把它作為積極防禦,即戰略上的防守,戰術上的進攻。至於諸葛亮北伐的動機,很多人總是局限在「漢賊不兩立」方面,而對戰略的實質卻始終無法洞悉。潘太史最近有所心得,願將成果公諸於世,以便引起爭鳴,最終一錘定音。

諸葛亮在《隆中對》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將軍若跨有荊、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矣」。可見,諸葛亮當初的戰略是極其謹慎的,即使具備了兩路夾攻的條件,還須「天下有變」。但是在他主政以後,劉備、關羽等人先後亡故,實力大損;荊州已為孫權所有,雖然還保持著同盟關係,但在協調作戰方面肯定不會十分得心應手,客觀情況要比之《隆中對》所想像的要嚴酷得多。但是諸葛亮卻義無返顧地一再北伐,其原因何在呢?其實,在前後《出師表》中已經說得十分清楚,只不過一直為人所忽略罷了。

請大家先看原文:「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屯將七十餘人,武騎千餘人,此皆數十年所內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所獨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由此可見,諸葛亮已經認識到了四川地險而民怯,如果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擴大疆域,拖到第二代、第三代的話,不要說進取中原,就連守住四川都很成問題,所以他才改變了原先的戰略,變得異常積極主動。大概是想利用尚存的「四方精銳」,先佔領關中,至少也要打下甘、涼二州,得到當地驍勇善戰的兵員,才有將來取得最後勝利的希望。至於是否應該採納魏延的戰法,兵出子午谷,則純屬戰術問題,不在本篇文章的考慮之列。

其實,蜀中地險而民怯的問題,在當時就不算是什麼秘密。例一:公元214年,曹操破張魯。主簿劉曄曰:「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若小緩之,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操不從。居七日,降者說:「蜀中一日數十驚,雖守將斬之而不能安也」。例二:公元263年,或以為鍾會主蜀,必生大亂。晉公司馬昭曰:「夫人心預怯則智勇並竭,蜀以破亡,遺民震恐,不足與共圖事。」

後人的見解則更加深刻,公元925年,諸將皆言蜀地險固,未可長驅。郭崇韜以問翰林學士李愚,對曰:「宜乘其人情崩離,風趨霆擊,彼皆破膽,雖有險阻,誰與守之!兵勢不可緩也」。李紹琛進至綿州。蜀兵斷綿江浮梁,水深,無舟楫可渡。紹琛曰:「吾孤軍深入,利在速戰。乘其破膽之時,但得百餘騎過鹿頭關,彼且迎降不暇,若俟修繕橋樑,必留數日,或教王衍堅壁近關,則勝負未可知矣。」遂乘馬浮渡江,從兵得濟者僅千餘人。蜀主遣使請降,自出師至克蜀凡70日。得兵三萬,鎧仗、錢糧共以千萬計。從歷史上看,割據四川的諸侯好像從未有傳世三代以上的,五代時期的王建、孟知祥都是如此。明朝末年的流寇張獻忠,率領被左良玉擊潰的殘兵敗將,不費吹灰之力就佔據了四川。

由此可見,北伐是諸葛亮當年唯一正確的選擇。雖然進行戰爭的條件並不有利,但是只有速戰速決,他才有獲勝的希望。相反,任何看來穩妥的戰略,在當時的情況下都無異於坐以待斃。假如他的對手不像司馬懿那樣精通謀略,再假如能多活十年,並不是沒有取勝的可能性。杜甫詩云:「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由此可見北伐其實是諸葛亮當年唯一的選擇,這也無所謂體現什麼樣的精神形式所迫下的舉動而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