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司馬懿統一三國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臥龍鳳雛幼麟塚虎是指漢末三國的諸葛亮、龐統、姜維、司馬懿等人。其中臥龍諸葛亮與塚虎司馬懿堪稱宿敵,司馬懿與諸葛亮誰厲害一直也是爭議不斷的,評價這兩個人其實有兩句話都挺出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司馬懿:鷹視狼顧,有虎狼之心,為何同樣是三國時期的同樣堪稱傑出人物,二者後世評價相差甚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諸葛亮的人生格言。司馬懿的人生格言是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最後於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興復漢室宏偉志望成為遺恨千古憾事。一生可以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因曹操出身「贅閹遺丑」,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曹操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臨終,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擠,遷官為無實權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死,享年73歲。
對於二人誰厲害其實我的觀點是,無論從人品,軍事能力,政治能力來講都是諸葛亮厲害。但是為何諸葛亮統一不了三國,原因在國力薄弱東吳不給力還背後捅刀子,魏國如果不內亂諸葛亮幾乎毫無機會統一北方。
其實司馬懿以前的聲名威望是相當之高的,譽名流於天下, 永嘉之禍後。其不肖子孫自相殘殺帶來諸多浩劫,南方的東晉,又長期被世家大族把持,司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也逐漸下降。晉室南渡,情況與當年蜀漢類似,以蜀漢為正統的呼聲日高;東晉滅亡後,情況更加明顯,到隋唐時代,民間說書戲曲日盛;而唐代官修的《晉書》,以帝王的立場更不鼓勵傚法司馬懿這樣的事情。到明代《三國演義》之後,「空城計、火熄上方谷、見木雕魏都督喪膽」等不實的司馬懿形象就被演義廣傳於民間了。司馬懿的名聲毀敗。
其實開國領袖評二人時候,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對司馬懿曾經三次評價,其一認為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歷來說他壞,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認為曹操攻下張魯以後應該聽司馬懿和劉曄的建議進攻四川;其二認為「出身士族,多謀略,善權變,為魏國重臣」。其三曾在《三國誌陸遜傳》中評注 「此司馬懿敵孔明之智也」。千古以來諸葛亮的歷史形象符合古代帝王的統治需要,司馬懿與帝王的忠君思想背道而馳,歷史功過有時候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