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中以少勝多的戰役,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但其實在它們之前曾發生過一場以少勝多,以步兵勝騎兵的精彩戰役——界橋之戰。這場戰役發生在袁紹和公孫瓚之間,而此次戰役的統帥就是麴義。在今天,麴義幾乎很少人知道。
麴義是西涼人,從小有羌族人作陪練,因此比中原武將更瞭解騎兵。在三國演義裡,他是被趙雲不費吹灰之力就擼死的九流武將。我們都知道袁紹帳下有「河北四庭柱」,分別是顏良、文丑、張合、高覽,卻沒有麴義的位子。這樣看起來他完全是一個無名小卒,不值一提,是一個可以被忽視的存在,然而,歷史上的麴義不是這樣。他幫助袁紹打贏了界橋之戰,創造了以少勝多、以步兵大敗騎兵的神奇案例。他是三國初期最有勇有謀的武將,他只是處在了三國裡最被低估的武將的位置,他的這種處境是非常值得同情的。
說起麴義,他幫助袁紹擊敗了韓馥,奪取了冀州,這對袁紹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步;同年,南匈奴單于於夫羅反叛,麴義率軍打破於夫羅,又幫袁紹解決了一大威脅,但這些戰役對麴義來說只是小打小鬧。他最輝煌的戰績就是界橋之戰,在這場戰役中他擊敗了三國時期最強的輕騎兵團——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這支部隊全部裝備弓箭,敏捷高,攻擊高,能剛正面,能打游擊,在國際上聲名遠揚。烏桓人、匈奴人對此都退避三舍。面對這支軍隊,張郃臨陣退縮,就在這個關頭,麴義帶領八百敢死隊衝上去,弩兵一千人在身後。麴義命令全軍都躲在盾牌下,白馬義從距離幾十米的時候,麴義讓前排步兵把地上的灰全都揚起來,然後蹲下,後排弩兵分散開,開始發射。
白馬義從什麼都看不見,只聽見人和馬的陣亡聲。麴義率八百刀斧手上去,狂砍騎兵馬腿。公孫瓚軍大亂,丟盔棄甲開始逃跑。麴義帶兵一路追殺到公孫瓚的大營,砍下了公孫瓚的軍旗,白馬義從的首領嚴綱也被麴義活捉。一千八百步兵 vs 三萬步兵一萬騎兵,本是必敗無疑,卻被完美逆襲,直接秒殺。多可怕的戰鬥力!
一代勇士,最後慘死。關於他的死,史書上記載極少,只說麴義因為居功自傲,有謀反嫌疑而被袁紹殺害。但眾人皆知,袁紹疑心重,麴義很可能是因為袁紹的猜忌而被殺。這就是他的一生,本應名留史冊,卻真真被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