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三分天下各路英雄好漢相聚一堂,魏蜀吳造就偉大時代,也孕育時代之英雄,三國期間也是中華歷史上,數一數二亂世,也孕育出獨特之文化底蘊。
縱觀中華歷史,越是戰亂的時代,越能創造出讓世人銘記的歷史,就如三國時期一樣,魏蜀吳三分天下,各自建立起自己的政權,而在這樣的局面下,也誕生出許多永世流傳的英雄人物。
不讀三國,不是英雄,《三國演義》之所以能夠成為中華的文化瑰寶,正是因為其中蘊含了無數優秀的文化,我們能夠從每一位三國人物的身上,都學習到其獨特的品格。
比如忠義豪爽的關羽,才高八斗的諸葛亮,還有仁義禮智的劉備,在其中還有著一代梟雄曹孟德,以及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這些歷史人物,共同構成了三國的歷史篇章。
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三國之中佔據上風,還控制了漢室的大權,可謂是亂世之中的豪傑,能夠做到如此高位,也是因為曹操手下有著許多能人,他們有的足智多謀,有的能征慣戰。
所以曹操之後也才能建立魏國,在亂世之中站穩腳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到了公元二二零年,曹操之子曹丕,抓住了漢獻帝劉協的把柄,讓漢獻帝劉協離開皇位,拱手讓出自己的大權,迫於無奈之下,漢獻帝劉協就此退位,曹丕順利建立起曹魏政權,給中華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是曹家的執政之路也注定不平坦,當時曹丕上位之後,讓魏國發展得十分好,但可惜天妒英才,在曹丕四十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之後曹丕的長子繼承了皇位,但也是英年早逝。
在曹叡執政期間,他將司馬懿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讓其和陳群掌管魏國的文權,這也讓司馬懿能夠取得魏國的大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司馬懿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曹丕還在世的時期裡,司馬懿就是魏國的軍師,因此曹叡十分信任這位軍師。
司馬懿也通過自己的才能,為曹叡提供了許多幫助,更是和諸葛亮鬥智鬥勇,最終也熬死了孔明先生。當時的司馬懿已經野心勃勃,想要統治一方,但是司馬懿從來不會將自己的野心表現出來。
所以曹叡對於司馬懿也一直沒有防備之心,司馬懿也一直為曹叡鞍前馬後,為的就是擴大自己的勢力,等著有朝一日能夠奪取大權,曹操、曹丕以及曹叡都離世後,司馬懿也意識到,真正的機會來了。
當時曹叡去世之後,只能將皇位讓給年僅八歲的曹芳,而這時候朝廷的大權都掌握在司馬懿的手中。而手握兵權的曹爽也是一位昏庸無能之人,但是在曹叡離世之後,曹爽因為自己手握兵權,更是目中無人,他把自己當成了太上皇。
曹爽更是頻繁干涉朝政,將和自己關係較好的人,全部提拔為朝廷中的命官,這也讓文武百官十分氣憤,引起了朝中的不滿。
這個時候司馬懿也開始了自己的計劃,當時司馬懿通過假死,讓曹爽等人以自己離開了人世,這時候的曹爽非常高興,自己唯一擔心的阻礙也就此消失,所以曹爽帶著大兵去祭祀自己的祖先。
就在這個時候司馬懿迅速集結軍隊,帶領士兵一路打到魏國皇城,自己的行動也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所以司馬懿也順利取得曹魏大權。這時候在曹爽的陣營裡有一位叫做桓范的人站了出來。
桓范向曹爽提出了建議能夠保住自己的皇位,但是曹爽不聽將兵權交給了司馬懿,投降之後曹爽也被司馬懿誅殺,而桓范難逃死亡命運,而且株連三族。但是桓范的兒子卻逃了出來。
桓范的兒子也在暗中壯大自己的勢力,到了桓溫這一代,桓家已經變成了當時的名門望族,而且還依附著司馬家族,成為了朝廷之中的命官,後來桓溫之子桓玄也默默策劃著自己的復仇大計。
最終桓玄通過自己的實力,推翻了司馬家族的統治,建立了桓楚政權,司馬懿肯定死也想不到,自己家族的政權,就葬送在當時漏殺的桓家族人身上,正所謂天下風雲變化莫測,而許多時代也正是這樣。司馬家族在曹家下隱忍等待時機,奪取政權成為新王,而桓家也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用同樣的方式推翻司馬家族,加冕新王。
古人有言: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桓玄家族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為報仇不惜幾代人隱忍佈局,不可不謂之高明。自古能成大事者,需忍常人所不能忍。現在的我們,可以從古人身上學習到很多精神,這種堅毅能吃苦的精神,就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