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平陵之變中,曹爽軍師、大司農桓范又是一個關鍵性人物。當時,他冒死逃離都城洛陽,來到高平陵給曹爽獻計,讓他挾持魏少帝曹芳到許昌去。結果被曹爽拒絕了。曹爽決定向司馬懿投降,交出權力。
桓范恨鐵不成鋼,怒罵曹爽:「肥奴!曹子丹好人,生卿五六頭肉,今桓范隨卿滅門也。」
高平陵之變結束後,桓范跟隨魏少帝曹芳回到洛陽。到了洛水浮橋北,桓范遠遠望見了司馬懿,下車向他磕頭,一言不發。司馬懿若無其事地說:「桓大夫何為爾邪!」
司馬懿很大量地讓桓范官復原職。
就在這時候,洛陽守將到官署自首,稱桓范在出城時說司馬懿謀反。司馬懿大怒,稱「誣人以反,於法何應?」
最後,桓范被控以「誣人反情,抵罪反坐」之罪送交廷尉,誅滅三族。
桓范死後,桓氏淪為刑家,隱名埋姓長達百年之久。直到晉明帝司馬紹時期,才慢慢崛起。其中,桓范的玄孫桓溫,不但是晉明帝司馬紹的駙馬,還因溯江而上滅掉成漢,以及一伐前秦、二伐羌族姚襄、三伐前燕,戰功纍纍。此後,更是獨攬朝政10餘年,如日中天。
第三次北伐後,桓溫效仿伊尹、霍光,將皇帝司馬奕廢掉,改立司馬昱入朝為帝,是為晉簡文帝。
這事在朝廷內外引起巨大爭議。連前秦皇帝苻堅都很不以為然。他對大臣說:「溫前敗灞上,後敗枋頭,十五年間,再傾國師。六十歲公舉動如此,不能思愆免退,以謝百姓,方廢君以自悅,將如四海何!諺云『怒其室而作色於父』者,其桓溫之謂乎!」
桓溫還想自立為帝,在謝安、王彪等人的堅決反對下,才沒有如願。
373年,桓溫病逝。桓溫死後,幼子桓玄承襲封爵南郡公。桓玄進入政壇之初,鬱鬱不得志,20多歲才做到義興(今江蘇宜興)太守,經常自嘲:「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
不過,是金子總會閃光的。很快,桓玄就在政壇崛起了。他先後消滅殷仲堪和楊佺期,除掉執政的司馬道子父子,像父親桓溫那樣把持朝權,成為東晉王朝最有權力的人。
權力的慾望是沒有頂點的。桓玄不滿足於俯首稱臣,甚至也不滿足於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楚王。403年,在桓玄的威逼下,晉安帝司馬德宗不得不將皇位禪位於他。
當年12月3日,桓玄正式登基為帝,改元「永始」。
當年,司馬家族從曹氏家族奪得的江山,在延續了155年國運後,竟然以這種戲劇性的方式,傳到了桓氏家族手中。司馬懿地下有知的話,該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