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風雲人物輩出,《三國演義》更是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個經典形象的故事,然而最終這場權力遊戲的贏家,既不是董卓袁紹,也不是三分天下的曹魏東吳蜀漢,而是潛伏了數十年的司馬懿。
事實證明,一個人要想獲得最終的成功,單單憑借出色的能力恐怕還遠遠不夠,悠久的壽命同樣也是關鍵。
公元249年,太尉司馬懿趁著大將軍曹爽等人前往高平陵魏帝陵寢掃墓,趁機用禁軍發動政變,將曹爽等人幽禁然後殺害,從此曹魏大權,徹底落入司馬家之手,史稱高平陵政變,值得一提的是,179年出生的司馬懿,此時已經是70歲的高齡,尚且還能上馬指揮作戰,在古人中也是十分罕見的,在此前,他已經熬走了曹操、曹丕、曹睿足足三代人。
小說演義中的司馬懿,經常給人一種老謀深算的感覺,這多少也讓人感到好奇,假如司馬懿真有野心,為何非要等到70歲高齡才敢造反?他到底在害怕什麼呢?不妨讓我們好好看看。
早在208年,也即是曹操當選丞相後,29歲的司馬懿便被曹操征闢為文學掾,憑借才華,之後又擔任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務,此等官職都不算大,但是卻能夠直接參與政事,體現了曹操對司馬懿的重用。
然而即便如此,司馬懿在曹操時代,並沒有能夠掌握兵權的機會,同樣是一代梟雄的曹操,對於司馬懿也是多有提防,根據《晉書》所提到,他曾經對繼承者曹丕說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不過曹丕青年時期就認識司馬懿,和其感情深厚,並沒有聽父親的話,而是加以重用,執政短短數年,首次給予司馬懿兵權人,讓他對抗來犯的蜀吳,以及平叛遼東,而曹丕在位短短幾年就去世,臨終前更是委託其作為托孤大臣,交待後事。
之後的曹睿,同樣沿用了如此的做法,給予了司馬懿大量兵權,啟用他作為主將進行軍事上的指揮。
為什麼此時的司馬懿不敢輕舉妄動呢?原因也不難理解,首先曹丕曹睿,都算是魏國十分賢明的皇帝,朝中羽翼甚多,而且司馬懿也不是一家獨大,當時其他曹氏宗族,包括大將軍曹真曹休,也是手握重兵,對司馬懿進行前牽制。
而在外部,魏國還要抵禦來自邊境地區的動亂,在此情況下,司馬懿一旦敢輕舉妄動,很有可能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局面。
司馬懿最終發動高平陵政變,多少也有些被逼無奈的意思在裡頭,因為曹芳上位後,主政的將軍曹爽等人,就逐漸架空了司馬家權力,並且將其排除在了朝廷決策核心的範圍外,對於司馬家而言,這也是生死攸關的考驗,此時蜀國諸葛亮已經去世,吳國更換國君,政局動盪餓,魏國朝廷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內鬥,最終司馬懿也算是先下手為強。
而司馬懿本人,曹操也極為相像,雖然他們都已經位極人臣,但最終還是沒有跨過皇帝那一道鴻溝,最終讓自己的兒子坐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