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劉禪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眾所周知,在呵斥一些不成器的後輩時,長輩們時常會說他們是「扶不起的阿斗」,由此可見蜀漢後主劉禪的無能形象在世人心中已然根深蒂固。那麼問題來了,拋開演義情節不談,歷史上的劉禪真有這麼昏庸不堪嗎?對現存史料進行抽絲剝繭,我們不難發現這位蜀漢後主其實還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值得玩味的是,從這些細節來看,劉禪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昏聵無能。比如在招降夏侯霸的過程中,就顯示出這位君主的聰慧和老謀深算。
在三國後期,素以勇武著稱的夏侯霸是較為知名的一位將領。再加上夏侯家族與執政的曹氏家族關係密切,夏侯霸一直頗受重用,日子倒也比較滋潤。奈何好景不長,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蟄伏多年的司馬懿猝然發難,發動了著名的「高平陵之變」,執掌軍政大權的大將軍曹爽交出全部權力,後世將此事視為天下歸晉的發端。
與此同時,波詭雲譎的政局也使得前線形勢也變得頗為詭異。彼時,夏侯霸正在伐蜀前線,依然因為這一政治傾軋而遭受重大打擊——與他素來不睦的郭淮已經就任征西將軍一職,全權負責伐蜀事宜,不日即將抵達前線。可以想像,在軍中若是有這樣一位時刻算計他的頂頭上司,別說是軍功和前途,恐怕他本人都有性命之憂。這時候,夏侯霸已經萌生了逃跑的打算,正處於魏國伐蜀前線的他,唯一的選擇自然只有蜀國。
不過有一件事卻令他十分糾結。說起來,夏侯霸其實與蜀國有著殺父之仇,當年定軍山一役中,其父夏侯淵就被蜀漢大將黃忠所殺。黃忠及其副將嚴顏都是年近古稀的老人,然而這兩位老將卻以遲暮之年拚殺在戰場前線,不僅數次擊潰夏侯淵的部隊,並於交鋒之中斬殺夏侯淵。說實話,要投奔自己的仇敵,心理上的那道坎實在過不去。然而沒多久,曹爽及其族人被司馬懿下令處決的消息堅定了夏侯霸的叛逃想法,恩怨情仇顧不上了,還是先保命要緊。
就這樣,政治傾軋最終逼得這位將軍投奔了殺父仇人。當時他隻身離營,沿陰平小路進入蜀境,卻因迷路被困於山林之中,以至於不得以殺掉愛馬為食。與此同時,劉禪卻顯示出為君者的大度,他不僅迅速派人在蜀漢境內搜尋這位魏國大將,更是在尋到之後親自前往其下榻之處進行安撫。畢竟當時蜀漢缺少將領,像夏侯霸這樣既有一定實力又知曉魏軍內部情報的人才,實在是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劉禪見到夏侯霸後,便鄭重地說:「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緊接著,他又指著兒子劉諶說:「此夏侯氏之甥也。」乍一看這只是普通的兩句話,然而卻蘊含了劉禪的大智慧。第一句話,消弭了夏侯霸對於蜀漢政權的芥蒂,畢竟將軍上陣難免會有傷亡,只要不是死於蜀漢將領之手,那麼劉氏政權就不算是其殺父仇人,那麼夏侯霸歸降就有了台階可下。第二,張飛之妻夏侯氏乃是夏侯淵侄女,算來是夏侯霸的從妹,其女嫁給劉禪為後,因此夏侯氏家族算是蜀漢皇親,夏侯霸若是歸順蜀漢,待遇和地位自然不必擔心。這一段話,若不是洞察人心且深諳世情,又如何能夠說出?夏侯霸聽後果然心悅誠服,從此對蜀漢忠心耿耿。由此可見,劉禪又豈會是一位無能君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