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司馬師是個什麼樣的人?如何評價司馬師
司馬懿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兩人壟斷魏國朝綱,一統兵,一理政。司馬師帶兵破姜維,平諸葛延叛亂,又帶兵攻吳……,司馬昭在內更是獨攬大權,弒殺皇帝,滅蜀之後,除鄧艾,鍾會,姜維。乾淨利落,其智謀不在其父之下。
司馬師絕對是一個更成功的官二代,甚至成功到會讓別人產生幻覺,以為他這個官二代其實不怎麼成功(雖然他短暫的壽命也限制了他的成就)。
的確,他沒有姜維試圖讓日月幽而復明臨死也要拉兩個墊背的悲壯;也沒有鄧艾立下偷渡陰平的奇跡功勳;沒有鍾會算無遺策自稱張良順便練的一手好字賣的一手好基的瀟灑.,甚至也沒什麼事跡可以比得上他弟弟滅蜀名留史冊。但這就說明司馬師不如上述之人麼?
恰恰相反,這反而說明了司馬師比他們更優秀。
一如扁鵲師兄弟那篇寓言: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閒而名出聞於諸侯。
如果姜維沒有與大後方勢如水火被迫避禍沓中,也不會使得季漢防禦體系脫節被敵人覓得良機,最後千里回援固守劍門固然經典,但其實本不需要如此;鄧艾立下滅蜀頭功卻轉瞬囹圄讓人惋惜,可是他到達成都後剛矜自驕、言行失當,又何嘗不是自掘墳墓?鍾會自詡張良,卻不過是軍界的楊修,他那點小九九被姜維、鍾毓、賈充、司馬昭看的一清二楚;至於司馬昭,難道公開弒君背負罵名真的是代魏路上必不可少的一步?
而司馬師呢?他早在公元234年就毒死了感情深厚卻看出司馬一家非魏之純臣的妻子(這件事真實性存疑,但考慮到他娘的光輝事跡,估計這罪名是摘不掉了),15年後司馬懿才發動高平陵事變!他在廢曹芳前對郭太后簡直如同親媽一樣,欲自結於郭後,是以頻繁為婚,而那些曹氏權貴們卻總是嫌這個老女人礙事,一次又一次在政治鬥爭前把剽悍的太后推到外姓陣營,那群白癡是真的不知道司馬家族行事最缺的就是一張有法律效用的聖旨麼?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招募了戰鬥力驚人的三千死士,只知道在高平陵政變中一夜冒出;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和玄學名士劃清界限,只知道之後歷次政變裡他把自己曾經的好友屠的一乾二淨,四通八達的名單至今都湊不全。
史書上的字裡行間,隱藏著很多難以察覺的腥風血雨,比如在權利交接時,袁譚袁熙劉琦劉琮同室操戈,孫權劉禪即位都面臨地方叛亂,曹丕直接被親弟弟領兵城下索要先王璽綬,輪到司馬師,卻在史書找不到任何公開爆發的矛盾。他把容易發酵成為更大威脅,同時也能讓他更為傳奇的危機,統統扼殺在萌芽中。
他缺少獨領一軍的事跡,所以軍事能力並不像姜維鄧艾鍾會們一樣容易對比評判,但因此說司馬師在這方面弱於後三人也是無稽之談,因為司馬師身處更高的層次,如果說姜維鄧艾鍾會們還停留在「統兵」的階段,那麼司馬師就是「統帥」的境界,統兵者百里挑一、統帥者萬里挑一,誰強誰弱,誰賤誰貴,還有疑問麼?看看司馬師的戰績,除了諸葛恪憑丁奉開bug贏了自己一次,什麼時候還打過敗仗?
至於其政治能力,直接招錄晉書原文就可以了:
命百官舉賢才,明少長,恤窮獨,理廢滯。諸葛誕、毌丘儉、王昶、陳泰、胡遵都督四方,王基、州泰、鄧艾、石苞典州郡,盧毓、李豐裳選舉,傅嘏、虞松參計謀,鍾會、夏侯玄、王肅、陳本、孟康、趙酆、張緝預朝議,四海傾注,朝野肅然。
這上面任何一個名字,都是難得的人才,諸葛丞相要是看到這份名單,估計會羨慕嫉妒恨的口水直流。
至於說司馬師只是其父其弟之間的過渡角色,個人也不太贊同。因為他不是承上啟下,而是繼往開來。司馬懿策劃政變之時,司馬師就已經成為重要角色,那個時候的司馬昭,還一直被蒙在鼓裡。以至於政變前夜將計劃公開後,一個悠然入夢,一個不能安席(從這件事情上就算無法對比兩兄弟的能力,也可以看出司馬懿對誰更重視)。司馬師給司馬昭留下的,是一個更為穩定的政治環境,更為充沛的人才儲備,還有他們司馬家的綱領:吾今權重,雖欲卸肩,不可得也。汝繼我為之,大事切不可輕托他人,自取滅族之禍。
有了這句話,司馬昭接下來要如何做,已經沒有懸念了。
亂世下的及其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談感情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所幸司馬兄弟都有韜略,他們明白所處的環境需要兄弟聯手外御其辱,在沒有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兩人感情相當不錯,司馬師司馬昭接替權力一如孫策孫權,而司馬昭和其子司馬炎對司馬師可比孫權對孫策厚道多了。
如果司馬師不早死,那麼即位的很有可能是過繼子司馬攸,就算司馬攸沒有勝過司馬炎多少,至少有個白癡兒子的概率會少很多。可是有些事情,即使司馬師不死也無法改變,門閥士族對權利的壟斷和他們日漸低劣的素質,越來越多的只是會誇誇奇談的玄學名士,越來越多只會奢侈斗富的巨賈權戚,越來越多的賢臣名士只能寄托山水放浪形骸,或者稱病臥床閉門不出,甚至還有越來越冷的天氣導致的北方遊牧越來越困難的生活和他們看向中原越來越貪婪的眼神....還有司馬攸的老婆也姓賈的事實。
歷史無法假設,也無需假設。
歷史評價
《晉書》:「世宗以睿略創基,太祖以雄才成務。事殷之跡空存,翦商之志彌遠,三分天下,功業在焉。及逾劍銷氛,浮淮靜亂,桐宮胥怨,或所不堪。若乃體以名臣,格之端揆,周公流連於此歲,魏武得意於茲日。軒懸之樂,大啟南陽,師摯之圖,於焉北面。壯矣哉,包舉天人者也!為帝之主,不亦難乎。」
何晏:「惟幾也能成天下之務,司馬子元是也。」
王夫之:「所惡於強臣者,唯其很耳。戇者,很之徒也。無所忌而函之心,乃可無所忌而矢諸口,遂以無所忌而見之事。司馬師、高澄、朱溫、李茂貞唯其言之無忌者,有以震懾乎人心,而天下且詫之曰:『此英雄之無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