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的專制之網還遠沒有後世那樣嚴密。漢王朝一方面提供了數百年的和平時期,使人性不至於在極端殘酷中迅速惡化;另一方面,漢代統治技術的粗糙,給社會各階層以巨大的自由呼吸的空間。生活在漢代的人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留了上古社會一脈相傳的質樸單純。
漢代仍然尚武。
對人體美的欣賞可以體現一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在漢代人眼中,男性美集中在鬍鬚濃密、身形高大、肌肉有力等最能體現男性第二性徵和力量感的方面。西漢人王商高八尺餘,「身體鴻大」;東漢人虞延「長八尺六寸,腰帶十圍」。這都是美男子的樣板。女性美的一個要件也是身材高挑豐滿,出土的漢代畫像資料上貴族婦女大多身形高大豐腴,與身邊的侍女形成鮮明對照。
後世議論漢武帝時,常有人批評他窮兵黷武。然而擊敗匈奴,畢竟是中國對外戰爭中最輝煌的一次勝利。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戰爭的規律基本上都是遊牧民族征服農耕民族,只有漢朝軍隊能讓在歐亞大陸威名赫赫的匈奴聞風喪膽。在漢武帝的大膽任用下,二十多歲的天才將軍霍去病率領漢人,出隴西,過焉支,越祁連,絕大漠,「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
執鹵獲丑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犁庭掃穴般馳騁往來於匈奴腹地數千里,兵鋒抵達今天中亞的貝加爾湖。當匈奴渾邪王率十萬部在降與遁之間猶豫不決時,是霍去病單騎馳入對方陣中,厲聲命令渾邪王殺掉主張逃走者,以驚人的膽量懾服了渾邪王,保證了整個部落順利歸降,這種氣概在後世很難複製。
漢朝軍隊的強大戰鬥力,是建立在漢代人的尚武精神之上的。漢代貴族社會經常舉行比武。貴族們正式的體育活動是扛鼎比賽,相當於今天的舉重比賽。漢武帝在宮中專門設立了鼎官,以判定殿前舉鼎比賽的成績。劉邦少子淮南厲王劉長、漢武帝的兒子廣陵王劉胥,都以力能扛鼎留載史冊。
漢代畫像磚石上,較力、比武是常見的內容。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漢代畫像上經常出現人與老虎、野豬等猛獸搏鬥的場景,這些畫面不是想像,而是現實生活的忠實記錄,其驚險程度在今天看來還令人驚心動魄。漢代著名士人中,司馬相如、田疇、崔琰都以善於擊劍而聞名,王充則經常練習騎馬射箭,經學名家轅固則曾經在獸圈中用刀殺死過野豬。
漢人率直、粗樸,在男女關係上相當通達,漢代墓葬當中男女裸體恩愛圖像屢見不鮮。在漢代,男子和女子可以一同宴飲,結伴同路,甚至同車而行,女子也能單獨會見男賓。密縣打虎亭漢墓畫像石上,畫著一位插笄的女子與著帽男子並列而坐,其旁又有兩個女子對坐宴飲,這就是漢代宴飲男女「雜坐」的情境。漢代婦女改嫁是家常便飯,沒有人認為這有什麼好指責的。
張負的孫女前後改嫁了六次,漢景帝的皇后王氏曾經離異並與前夫育有一女,曹操在遺囑中還特別囑咐他的妻妾「顧我萬年之後,汝曹皆當出嫁」(《三國誌·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這些在當時並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
今天的中國人不再會跳舞。高曉松說:「在我曾遊歷過的數十國及本國數十民族裡,漢族在能歌善舞這一單項可排名倒數第一。」阿城也說:「中國漢族很久很久以前就不會跳舞了,普遍是看人家跳舞。」然而我們的老祖宗曾經是非常能歌善舞的。先秦時代,中國人吃飯時酒酣耳熱後經常離席,跳上一段。直到漢代,載歌載舞仍然是中國人的拿手好戲。漢代宴會上,經常「以舞相屬」。
也就是說,吃高興了,主人先起來跳上一段兒,跳罷,一位客人站起來接著跳,然後第二位客人再上場繼續跳,如此循環一圈,才算盡興。漢景帝年間,諸王來朝,和皇帝一起吃飯,邊吃邊跳舞。長沙定王劉發的舞姿很奇怪,他「但張袖小舉手,左右笑其拙」,景帝很是奇怪,問他怎麼回事,他回答說:「臣國小地狹,不足迴旋。」漢景帝大笑,遂給他增加了封地面積。(《漢書·景十三王傳·長沙定王劉發》注引應劭曰)
星移斗轉,漢代人的精神氣質大部分在今天被稱為「漢人」的後代身上已經不能復識,但是漢磚畫像中記錄的漢人風貌至今仍能觸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