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曹芳和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等至高平陵(今河南洛陽東南大石山)去祭掃魏明帝曹睿的陵墓,史稱「高平陵事件,高平陵之變,高平陵政變」。
249年2月5日(距今已1769多年)(曹芳嘉平元年正月初六日,距今已1769年)司馬懿以皇太后的名義下令緊閉洛陽所有城門,佔據武器庫,退兵治水浮橋;命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佔領了曹爽的兵營;大件王觀執行中領軍事,佔據了曹懿的兵營。
半天時間,司馬懿便控制了洛陽。司馬懿政變後,派人送奏章給曾芳,揭露曹爽兄弟的罪惡,要求罷免曾爽等人的兵權。司農桓范勸曹爽兄弟帶著魏帝留芳先去許昌,發四方兵進攻洛陽。曹爽兄弟則默然不語,突然曾爽拔刀於地,說:「我亦不失作富家璃!」於是,就帶著曹芳等人一起回宮。 不久,司馬懿又以曾爽、何晏、鄧颺、丁謐、畢軌與李勝等陰謀反叛的罪著名將領他們斬首,並夷三族。
西晉名臣, 玄學首領王衍 (就是勸石勒稱帝的那位)在死前感歎,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虛浮,繆力以匡天下,猶不可至今日。
兩漢功烈, 建安風骨, 廣陵散於今絕矣。
高平陵之後, 九品官人法的改革自此人亡政息. 靠陰謀篡權上位的司馬氏對士族的依賴尤勝曹氏. 出身寒素的功臣鄧艾, 王濬, 甚至司馬氏的親信石苞, 後來在平定鍾會之役中嶄露頭角的張華, 無一不被士族集團壓制排擠---輕則靠邊, 重則身死族滅. 出身逐漸成了最重要的政治資本, 寒族人才上升通道堵塞, 終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 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鞏固皇權, 加封外戚楊氏, 同時分封諸子, 為後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