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沒能統一中國的5個原因是什麼?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赤壁一役,曹操被迫緩慢了統一中國的步伐。這個是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的。赤壁以前,曹操是最強大的、無可匹敵。赤壁以後,曹操還是最強大的。不過接下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三足鼎立此消彼長,曹操一家坐大、獨領風騷的局面才被打破。
第二、孫劉聯盟合力抗曹是貫穿三國的主線。赤壁之役以前,曹操有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優勢。赤壁以後孫劉迫成唇寒齒亡的攻守同盟。曹操陷於兩線作戰、以一敵二,戰場上面的主動權逐漸易手。雖然互有攻防,但是曹操佔據戰略優勢、孫劉依仗戰役主動的格局始終沒有被打破。
第三、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人終有一死。三國領軍人物裡面曹操年紀最大,先於孫劉也是實至名歸。曹操早死,為統一中國畫上一個休止符。曹操死後,曹丕稱帝從而喪失了曹氏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制高點。曹魏篡漢,實在是把自己降低到「成王敗寇」的地步,無形中堵死了自己統一的大門。
第四、統一北方為曹操奠定了統一中國的基礎,但是這樣的前提和保障是很不牢靠的。諸如馬超 韓遂、公孫淵的割據勢力、匈奴 鮮卑 羌氐這樣的少數民族頻頻發難、不斷犯境,使曹操從來沒有忘卻後顧之憂。
第五、從地理上講:孫吳雄踞江東天險,又有長江水軍、越洋舟師,廣有羽翼、引領外援。劉備竊據西南一隅,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舉步維艱。從這樣角度,孫劉都有易守難攻、以逸待勞的地利,曹操都有勞師襲遠、首尾不能相顧的軟肋。
所謂欲速則不達。只要曹操不能始終操領戰場主動,一旦久攻不克曹軍就會洞開再衰三竭的窘迫。抑或後院起火、一發不可收,曹軍做亡羊補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