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之戰中獲勝的孫權,為什麼要跟劉備求和?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在夷陵之戰中獲勝的孫權,為什麼要跟劉備求和?

說到孫權,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在三國中,想必最讓人刻骨銘心的一段,是關羽因為他的高傲和目中無人,最終丟了麥城不說,還失去了荊州,導致最後被呂蒙所殺。

但,同樣這也成為了一段佳話,夷陵、赤壁以及官渡在歷史上並稱為「三大戰役」。

對於這三大戰役,都有個共同點,也對當時各個諸侯的力量對比和歷史進程起到了重要乃至於轉折興致的影響。

從赤壁之戰來講,當時僅僅就是為了三國鼎立的競爭格局打下了不錯的基礎,但在後期就引發了夷陵之戰,則在這場戰爭之後,蜀吳再次奠定了兩國之間的基礎。

但同時留下了疑問,為何在這場夷陵之戰中,明明孫權是獲勝的一方,卻要優先找劉備求和,難道不該是劉備先找孫權嗎?這到底是為何?

首先我們來說說當時的夷陵之戰,即使當時陸遜一把火燒了劉備的大軍,但,在那次戰爭之後,蜀漢依舊還有力氣可以繼續拚搏。

可是,對於當時的劉備來講,正在收拾殘局的將士以及維修戰船,期待和東吳能夠再次拚命一戰。

但在三國之中,劉備這一生經歷過無數次的戰役,即使多次都以失敗告終,甚至還有多次丟盔棄甲,狼狽的如同一隻喪家之犬。

只是,劉備彷彿越挫越勇,每次都能夠堅強地站起來,從荊州和益州,以及孫權、曹操三足鼎立,同時身邊還有孔明這樣的絕世奇材,趙芸以及張飛和關羽這些猛將,但對於整個東吳而言,依然是不小的權利和地位,這也正是孫權主動求和的重要基礎。

同時,對於戰爭而言,不管是輸是贏,對方都有不少的損失,就拿東吳的陸遜來講,即使這次他打破了劉備的軍隊,不過他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失。

要知道,在東吳的後方,曹魏還在虎視眈眈的盯著東吳這塊肥肉,即使當時和曹魏圍攻關羽,得到了不小的成績,但在這之後便受到曹丕的書信,希望東吳能夠俯首稱臣,並且要求孫權能派自己的兒子去魏國當人質。

因此,兩者之間的矛盾無法協調,兩邊的箭都已在弦上,就差這輕輕一碰就會直接發出去。

最後,便是在夷陵之戰後,東吳經過不懈的努力守住了荊州,蜀漢卻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導致元氣大傷,此番戰役讓兩國的實力都有了嚴重的影響,為了雙方共同的目標,只能先暫時消除矛盾,共同扛魏鑒定基礎。

從以上的情況可以推斷,在三國之中,最有意義的是三方的博弈,如何在博弈之中獲勝的過程,並不是簡單的敵我雙方這麼簡單,既然是三方,那麼定會有一方十分的強大,擊敗其中一方,那麼另一方就會有所行動。

因此,孫權選擇主動向劉備和孔明求和,也是希望兩國可以聯手先來對付強大的魏國,這樣才能夠保持三國的平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