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如果採用子午谷奇謀的話 該計謀真的會成功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如果採用子午谷奇謀的話 該計謀真的會成功嗎

很多人都不瞭解子午谷奇謀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上文我們講到魏延不但不是反賊,而且屢建戰功,對蜀漢忠心耿耿。最終慘死,除了自己高傲驕橫不容於眾的性格外,還與諸葛亮用人用兵的原則相悖。

在三國歷史上,從力量對比來看,魏蜀吳三方,蜀漢的實力最小,人口不到百萬,士兵更是只用10多萬。與人口近700萬 ,軍隊70萬的魏國來說,簡直是以卵擊石,螳臂當車。因此,蜀國若想戰勝魏國,強行硬懟是必死無疑,所以蜀漢要想取勝,必須使用奇招,出奇兵。

歷史的結局是不能改變的,諸葛數次北伐的最終結果以失敗告終,這也是為什麼熟讀《三國演義》的觀眾們因諸葛亮沒有採用魏延「子午谷奇謀」而感到惋惜。那麼如果當初諸葛亮採納了魏延「子午谷」的策略,最終會成功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1、出其不備

奇襲首先要出其不備。那麼魏延率領5000精兵必須輕裝行軍,輜重即使再少,也要帶許多的糧草。而且一定要快,決不能慢慢悠悠,但即使再快也要半個月左右,沿路要想不被魏軍發現,基本是不可能的,雖然長安守將夏侯楙(mao)沒有什麼能力,但是也會佈置哨兵。

魏延「子午谷奇謀」路線圖

2、偶然性

就算一路魏延的軍隊沒有被發現,成功到達城下,也要速速佔領城池,那麼就需要守將夏侯楙是個貪生怕死、蠢鈍如豬的人,事實上夏侯楙再無能,看到魏延區區5000人馬,而且長途奔襲,他怎麼可能棄城逃跑呢,只要固守待援,就不懼魏延,而且援軍一到魏延肯定落敗。

夏侯楙影視劇形象

3、「子午谷奇謀」並不奇

因此,以上兩個條件都不滿足,奇襲之計毫無可能。毛主席曾經對此計作出評價「此計太懸危!」,可謂一針見血,道明瞭真相。以當時蜀國的情況,只有按照諸葛亮的策略,一城一池的去攻,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才是上策。如果用子午谷,一旦失敗可能連後路都沒有了。

諸葛亮數次北伐路線圖

4、闖王的子午谷奇兵

在歷史上曾經有只軍隊走過子午谷,明朝末年,第一代闖王高迎祥,打算出奇兵,走子午谷直插關中腹地。因此,其帶了5萬人急行軍,花了15天時間,但是快到谷口的時候,卻被孫傳庭帶領的大明的殘餘軍隊,打的是全軍覆沒,高迎祥更是被俘虜,慘死刀下。所以說出奇兵又要輕裝快行長途跋涉,基本是不可能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