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津之戰作為孫權一生忘不掉的慘敗 張遼真的只有800人擊敗10萬的孫權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逍遙津之戰作為孫權一生忘不掉的慘敗 張遼真的只有800人擊敗10萬的孫權嗎

還不知道:逍遙津之戰真相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東吳大帝孫權曾被曹操讚歎過:生子當如孫仲謀。言下之意是孫權乃世之英傑,不過孫權也有在曹操手裡吃癟的時候。發生於215年的逍遙津之戰,就是孫權一生也無法忘掉的慘敗。

此戰東吳以10萬兵力圍攻曹魏的合肥城,結果被張遼以800騎兵擊退。雙方兵力懸殊果真有這麼大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合肥是曹魏重鎮,絕不可能只以800人鎮守。事實上,曹操在西征漢中的同時,並沒有忽視東南方向的威脅,他留張遼、李典、樂進三將在合肥防遏東吳,總兵力約有7000人,這是防守重鎮的基本兵力,不可能托大到800人守一座城。

然而即便如此,曹孫雙方兵力差距仍達1:14,張遼又是怎樣做到以少勝多的呢?

一、張遼的突騎戰術

合肥之戰實際上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吳軍圍城,曹軍主將張遼遵照曹操的指示,趁吳軍主力還沒有全部到達,率800精兵擊敗吳軍中軍主力,遏制住吳軍攻勢。

第二階段是吳軍攻城不克,軍中還暴發了疫病,故而10天後撤兵,張遼於逍遙津再次突襲吳軍中軍,差點擒獲孫權。合肥戰役遂告結束。

那麼張遼致勝之因在於什麼呢?

首先,張遼採取積極的防禦策略。

建安二十年的三月,曹操率主力進攻張魯於漢中。合肥方向曹軍兵力空虛,故而採取守勢。合肥是長江以北的戰略重鎮,孫權必定會乘虛來攻,故而曹操充分預估了形勢,提前制定了「張(遼)、李(典)將軍出戰,樂(進)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的策略。

張遼充分貫徹了曹操的戰役安排,先以迅猛突擊打壓吳軍士氣,繼而針對吳軍攻城乏術的特點憑城堅守,很好達到了以攻為守的效果。這是合肥之戰勝利的首要原則。

其次,瘟疫擊敗了吳軍。

客觀地講,東吳軍人數佔有絕對優勢,孫權又親自擔任主帥,東吳著名將領傾巢而出,本不應打得如此狼狽。張遼對東吳的優勢認識的也非常清楚,他並沒有一直堅持與吳軍死打硬拚,而是充分利用合肥城的防守條件,採取邊打邊拖的方式,消耗吳軍的軍力。再加上節令已暖,大規模傳染病易於發作和傳播。吳軍遠道而來,人員大量聚集於城下,在當時極差的衛生條件下,終於爆發了瘟疫,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

可以說,吳軍10萬大軍的優勢並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這是張遼取勝的關鍵所在。

第三,張遼創造性地運用了騎兵衝突戰術,在具體戰鬥環節佔據了極大優勢。

三國時代基本的騎兵戰術思想和具體實踐已經開始萌芽,並發展到一定的高度。

曹操擊敗蹋頓後,非常重視發展騎兵力量,「及幽州、并州柔所統烏丸萬餘落,悉徙其族民中國,……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

像「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這種戰鬥場面,已經有別於秦漢時的騎射,發展為成熟的單騎衝突戰術。張遼用來進行突擊的800名士兵,很可能全是騎兵。

三國時雖然沒有成熟的馬鐙,但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高馬鞍,這種裝具可以保證騎士穩定地騎馬作戰。故而從技術層面看,張遼的800兵是有可能騎馬作戰的。一些細節也支持了這種可能性。例如,《三國誌·魏書十七·張遼傳》載「遼被甲持戟」,也就是說張遼手中只拿了一樣武器。因為沒有馬鐙,雙手無法都解放出來拿武器,所以只能持一樣武器。

騎兵對步兵的戰略優勢,即使在馬鐙出現前,也是十分明顯的。大致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六韜》,對車兵、騎兵、步兵的戰鬥力對比進行過量化分析:「一車當步卒四十人, 一騎當步卒四人,一車當六騎。夫車騎者,軍之武兵也,十乘敗千人,百乘敗萬人;十騎敗百人,百騎走千人,此其大數也。」雖然只是個大概,也讓我們從數量級層面看到了步騎兵的巨大差距。

張遼的戰術起到的效果是相當震撼的,張遼的部隊衝擊到孫權的附近,孫權被打的措手不及,大將徐盛趕來掩護,竟被曹軍擊傷,連手中長矛都丟的不知哪裡去了。

孫權急忙後退到一座高塚上,張遼氣勢逼人,呼喝孫權下來決戰。吳軍被這種沒見過的戰術打蒙了,除了以長戟自守,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這場激戰從早上打到中午,吳軍以優勢兵力,居然無法圍住張遼,任其來去自如。其士氣果然遭到嚴重打擊。

二、大意的孫權

那麼孫權方面呢,在戰役戰術上犯了一系列錯誤,並且全數被敵軍利用。

首先,東吳諸將分部統兵的特點,導致無法有效應對敵軍突襲。

由於孫氏以客軍入主三吳等歷史淵源,吳軍一直持續沿用著諸將分部領兵的制度。諸大將都有自己的部兵,部兵的來源,一是長期作戰中自己培養出來的正規軍,二是屬戶僮僕選擇的預備士兵。由於長年征戰需要倚重諸大將,孫吳並沒有改變這種制度,相反,還時不時地賜諸將以兵戶作為獎賞。

比如,周瑜、魯肅所統之兵均數千人,魯肅在荊州與關羽對峙時,麾下士眾竟增至萬餘人。其餘諸將,如呂蒙、徐盛、甘寧、凌統、陳武、蔣欽、賀齊等,所統兵力多少不等,大概在數百至三千人不等。

合肥之戰爆發時,諸將仍是各統其兵、分營部署。所以,當張遼率軍突襲至孫權的中軍時,東吳兵力仍處於分散狀態。從兵力對比上來說,並非10萬對800這麼懸殊,而極有可能是800對數千。

在第一次遭遇戰中,吳軍諸將只有徐盛、賀齊二人有出戰記錄,也就是說,極有可能張遼速戰速退後,吳軍諸將還沒反應過來。

逍遙津的第二次突擊,曹、孫兩軍的兵力對比甚至已發生逆轉。據《三國誌·吳書十·甘寧傳》載:(孫權)唯車下虎士千餘人,並呂蒙、蔣欽、凌統及寧,從權逍遙津北。

曹軍合肥守軍共7000人,出城追擊的兵力至少不下半數,那麼大概在3000至5000左右。甘寧、凌統隨身兵力皆只數百,呂蒙、蔣欽的兵力不詳其數,但從實際作戰的場面看,徐、宋二將的士卒被打的潰退,吳軍在數量上絕不會佔優勢。

其次,孫權喜歡親自上前線的習慣,幫了張遼的大忙。

孫堅、孫策父子都是銳於決戰、輕於犯險的猛將,這個傳統也延續到孫權身上。不管是射虎還是作戰,孫權都習慣於直薄一線。

吳軍主力到達合肥城下後,孫權的指揮位置過於靠前,處於曹軍的突擊範圍內。而張遼的策略正是靠突擊吳軍主帥打擊其士氣,所以他迅速出城突擊,初步達成了戰術效果。此戰後,吳將賀齊尖銳地指出:「至尊人主,常當持重,願以此為終身誡!」(《三國誌·吳書十五·賀齊傳》)。孫權吸取了教訓,此後雖然仍然喜歡率軍親征,但再也沒有發生被敵軍衝至麾下的尷尬事件。

第三,吳軍營壘的防禦功能有限,無法有效阻擋張遼的衝擊。

張遼先是擊殺吳軍二個將領,然後輕而易舉地衝到孫權的麾蓋之下。孫權急忙退後才堪堪避開張遼。

不喜歡鞏固防守設施是吳軍早期的通病,在孫權身上,這個作死的毛病更是明顯。早在孫策未死時,孫權奉命征討六縣山賊,對設置「圍落」的事情滿不在乎,結果山賊突襲而至,若不是猛將周泰捨死保護,孫權當時便被殺死。

合肥之戰,吳軍攻城時間太短固然是客觀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觀上由自恃兵多,不願下功夫修築壘。正是吃了這個虧,吳軍才長了記性,此後與曹軍對陣,在防守上絕不敢大意。後來曹操率軍出濡須攻吳,雙方復戰於合肥城下,吳軍「據前所立塢,置強弩萬張於其上,以拒曹公」(《三國誌·吳書九·呂蒙傳》),終於改變了陣地戰總是被突防的作死傳統。

總而言之,戰場決勝的因素和條件非常多,沒有哪一個條件是決定性的。能不能打勝,最關鍵的在於將帥的謀劃和臨場發揮。我們在讚歎張遼威震逍遙津的神話時,更應該從這場經典的戰鬥中看到一些深層次的東西。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