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曹操,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跡。
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戰爭是無處不在的,且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發生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地和範圍,把自己的國家從一個弱小的國家發展成強大的國家。那麼要保持自己的國家變得強大,那麼在戰爭中就需要保持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只有一個一直打勝仗的隊伍才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那麼怎麼樣才能使得自己的軍隊在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呢,在《孫子兵法》軍爭篇就有很好的說到了,在原文中開頭就說了:「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捨,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這段話的意思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在軍事戰爭中,用兵的原則就是,將領接受君王的命令,從而開始召集軍隊、安營紮寨到開赴戰場跟敵軍對峙、沒有比率先爭得制勝條件更難的事情啦,在「軍爭」中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以迂迴的當時實現更快的達到預定戰場的目的,這樣就可以把看著不利於自己的條件變成有利的條件。
在這一段孫子就很好地說明了在軍爭中「以迂為直,以患為利。」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就是要讓敵人以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突然的發生,這樣自己就可以子戰爭中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迂迴的意思就是在用迂迴行軍的方式,從而早早的到達戰場以逸待勞,早早地做好準備。在軍爭中這也是一個主導,是雙方在作戰輾轉中取勝的一個辦法之一。在我們三國有名的曹操就曾經使用這個謀略,從而取得了勝利。
在建安十二年的時候,曹操決定攻打北征烏恆,隨後就從鄴城出發開始了北征之路,當大軍達到易達縣的時候。曹操身邊的謀士參謀郭嘉就建議,現在我軍遠赴千里去攻擊的敵人,輜重太多了,難以迅速的到達對我們有利的地點,且當敵人知道這個消息後,肯定會對我們有所防備。不如我們現在就丟下輜重,以輕兵兼程出發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於是曹操就聽取了郭嘉的這個建議,以達到作戰的突然性。在同年五月的時候,曹操準備帶領軍隊攻打柳城的時候卻遇到了困難。當時正是夏季多雨的時候,海濱低窪地區,道路泥濘不能通行,敵人又把守著險要路段,軍隊就無法行進了。
曹操就詢問了當地人田疇,田疇解釋到,這條路時年積水,淺不能通行車馬,深不能行船, 這種狀況已經形成了。但是沒關係的是我們還有一條小路可以過去。現在敵人肯定以為大軍將經由無終這個地方,因為無路可走只能撤退了,敵軍對次肯會放鬆戒備。如果我們悄悄回軍,從盧龍口越過白檀的險要處,從荒蕪人煙地帶出兵,道路既近又便捷,乘他們沒有防備去攻打,蹋頓單于就可以不用戰鬥而抓獲了。曹操知道後立馬按照這樣做了,還在走之前立下了一塊木牌:「現在正當夏薯,道路不同,等到秋冬季節,在行行軍。」當烏恆派出去的探子偵查到這個消息後,立馬就告訴了烏恆。後來的曹操就迂迴了回來,後來就在白狼山碰見了烏恆的大軍,當時的曹操就派出張遼。於是雙方就展開了一場血戰,這一次曹操大獲全勝,並斬殺蹋頓單于,曹軍終於大獲全勝。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曹操舅舅用上了「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北征烏恆,先後繞道,利用夏季多雨,道路不便等不利於自己的因素,給敵人造成了出其不意的打擊,使得自己的大獲全勝,這一點正是體現了孫子當中的軍戰思想。
其實孫子所說的思想,在我們現在現實生活中也能體現出來,在我們做一件事情遇到困難的人卻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導致自己止步前行了。這時候就可以利用這個東西,來給對方造成一種假象,我現在做不了這個事情了,我打算放棄了或者說要等待一段時間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採用迂迴的戰術,從別的地方想辦法,雖然可能這個辦法會讓自己經歷一些磨難或者比較難去實現,但只要是能用得上,且行得通我們就可以去用。這個還是在回來讓對方無法防備,給對方造成致命一擊。這樣子就能達到我們的目的了 。也把當時的困難利用成了對我們有利的一部分,轉患為利。不得不說,孫子的這一思想,用到我們現在也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