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什麼對準關羽,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東吳和蜀漢原本一直是結盟關係,直到孫權私下聯手曹操奪取荊州擊殺關羽,盟友關係也隨之破滅。不過孫權為什麼突然把矛頭指向了荊州關羽呢?實際上在逍遙津之戰後,孫權便更改了對外策略。張遼僅以八百將士,兩次大破吳軍取得勝利,化解了合肥之圍,也讓張遼名震天下。但對於孫權來說,想要繼續把曹操當成主要對手似乎過於吃力,而且如果不能控制荊州,劉備也會有超越自己的可能。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15年),孫權親自率領10萬大軍北上攻打曹魏政權在長江北岸的軍事重鎮合肥,這是三國時期東吳對曹魏發動的最大規模,兵力最多的一次主動攻擊,結果在合肥城外逍遙津被曹軍大將張遼7千人馬對陣,慘敗而回,主帥孫權也差點兒當了俘虜。
逍遙津慘敗,徐州方向不宜進攻
此次戰役的慘敗,尤其是東吳傾盡全國之兵,卻不敵曹軍數千騎兵的慘痛教訓,讓東吳對自己今後的戰略進行了徹底反思。逍遙津之戰前,東吳的戰略重點放在了淮揚、徐州方向,也就是曹操地盤的東南區域。其中淮揚區域無險可守,其中少有的幾座大城間河汊縱橫,極易被分割包圍。
徐州地處蘇北平原,地形一馬平川,正是北方騎兵用武之地,東吳一向以水軍作戰見長,騎兵對決則屢遭敗績。更重要的是,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北面的青州駐紮著戰力強悍的臧霸軍團,南面的許都更是曹魏政權所在地,即使東吳僥倖拿下徐州也難以久守。
呂蒙獻策,轉攻長江中游
針對這一形勢,東吳大將呂蒙明確提出:「今操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指孫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也就是說,與其把兵力浪費在與曹軍騎兵野戰上,不如發揮東吳軍隊水戰特長,將戰場轉向長江江面,佔領長江中游的荊州地區。那裡的千里膏腴之地絲毫不比徐州差,而且用東吳都督魯肅的話說:「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荊州對東吳鞏固意義重大
當時的荊州對魏蜀吳三國都有重要意義。蜀占荊州,就可借助「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的地利,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主動地位。還可以同時從襄樊、漢中兩個方向夾擊中原,實現「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目標。魏占荊州,那長江天險就與蜀、吳兩家共有,隨時可以順江上下,北上西川、南並江東,最終一統天下。
但荊州對東吳的意義則更加重要,它地處長江中上游,東面就是出川的咽喉水道——三峽,那裡也是圍堵西川的天險屏障。從荊州向東直至大海,長江綿延萬里,是南北雙方的天然地理分界線,也是南方政權最可依賴的寬闊防線。佔據荊州,西面可以利用三峽天險,讓蜀漢勢力止步於川東;北面可以借助水軍之利,與曹魏政權劃江而治,從而確保江東政權的穩固。
一番籌謀之後,孫權下定決心,將兵鋒轉向了駐守荊州的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