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劉備麾下五大謀士參謀,誰算得上是首席謀士參謀?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揭秘劉備麾下五大謀士參謀,誰算得上是首席謀士參謀?

你真的瞭解三國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按照陳壽所著《三國誌》的列傳排序,劉備手下側重於文職工作的人分別是諸葛亮、龐統、法正、許靖、糜竺、孫乾、簡雍、伊籍、秦宓、董和、劉巴、馬良、陳震,再往後的,就屬於後起之秀而跟劉備交集不多了。

從太子舍人董允開始,新晉文職官員屬於諸葛亮劉禪一代,跟劉備的關係不太大,咱們就不去說他們了。

咱們這裡說的是「側重於文職工作」,是因為當時文武基本不分家,而且謀士參謀也屬於軍職,比如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軍謀祭酒、記室參軍,您還真分不清他們是文職還是武職。在大家印象中,費禕蔣琬都是文人,但他們卻是蜀漢最早的大將軍、大司馬。

但是為了便於比較,咱們還是把諸葛亮龐統法正等咱們前面說的十三個人都劃歸文官謀士參謀,從這其中選出五個人來,就比較容易了。如果陳登徐庶肯跟著劉備,那五大謀士參謀根本就不用選,但是陳登和徐庶都跑到曹操那裡去了,所以蜀漢陣營不但缺武將,而且也缺文官,這才出現了「著名將領唯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局面。

要評選蜀漢陣營劉備麾下五大謀士參謀,諸葛亮龐統法正佔有三個席位,讀者諸君應該是沒有意見的,至於剩下兩位是不是糜竺和孫乾,可能就要引起爭議了。

糜竺是不是劉備的謀士參謀?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三國正史中,糜竺沒有給劉備出一謀劃一策,他更像是劉備的贊助人或原始股東。

劉備被呂布擊潰後,「轉軍廣陵海西,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

要是沒有糜竺的資金注入,劉備當時就破產了,所以糜竺在蜀漢陣營獲得了超然地位,但卻沒有任何實權:「拜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待之以上賓之禮,未嘗有所統御。然賞賜優寵,無與為比。」

股東不能掌握經營權,免得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這一點不能說劉備做得不對,但劉備的作法,也讓糜竺跟五大謀士參謀之位無緣。

除了糜竺之外,早期追隨劉備的還有孫乾簡雍伊籍徐庶,這其中徐庶追隨劉備時間較短,而且在劉備最困難的時候跑掉了,自然就失去了位列五大謀士參謀的資格。

事實上徐庶進曹營,並沒有一言不發,而是當上了靠說話吃飯的御史中丞。後漢乃至曹魏不常設御史大夫,一般都是御史中丞主管御史台工作,徐庶就是曹魏的第一話癆、言官之首。

至於孫乾簡雍伊籍,似乎更像外交官而不是謀士參謀。這三位行軍打仗排兵佈陣似乎都是外行,但是搞外交卻是一把好手:劉備之所以能到荊州依附劉表,是孫乾做的工作;兵不血刃拿下成都,是簡雍隻身入城,說服了部下抵抗情緒高漲的劉璋;伊籍出使東吳,唇槍舌劍折服了孫權,這才讓孫劉聯盟在形式上得到了恢復。

所以陳壽總結說:「麋竺、孫乾、簡雍、伊籍,皆雍容風議,見禮於世。」

排在糜竺之前的許靖和排在伊籍之後的秦宓,別說位列蜀漢五大謀士參謀,能夠在劉備手下混口飯吃保住腦袋,就算不錯了。

劉備是很討厭許靖的,是法正做了工作,許靖才得到了「太傅」這個虛職,雖然品級很高,但是劉備連聽他說話的興趣都沒有。

秦宓比許靖還悲催,他跟趙雲一起勸阻劉備伐吳,趙雲言辭激烈,劉備不肯聽從但也沒有發怒,秦宓說得更有道理更委婉,劉備卻勃然大怒。秦宓「下獄幽閉,然後貸出」,就是被關進了死囚牢,最後按照漢朝法律花錢買回了自己的性命——「罰銅准贖」,好像是從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那裡傳下來的規矩。

許靖、糜竺、孫乾、簡雍、伊籍、秦宓之後,是董和、劉巴、馬良、陳震。這個劉巴不是什麼好人(陳壽認為他是好人),他瞧不起禮賢下士的張飛,氣得劉備差點把他宰掉。

劉巴給劉備出的主意,跟打仗無關,而是對蜀中門閥士族和普通百姓進行了敲骨吸髓的壓搾:劉巴建議劉備鑄造當百大錢,並強迫在川蜀流通,結果是劉備府庫充實,百姓的存款一下子縮水了百分之九十九。

諸葛亮對劉巴很是欣賞:「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劉巴字之初)遠矣!」但是劉備對劉巴不是很感興趣,或許是劉備認為比諸葛亮還會出謀劃策,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才,因為在劉備眼裡,龐統和法正的軍謀水平,也是遠遠高於諸葛亮的。

真正給劉備出謀劃策,並且被劉備任命為機要參謀的,是馬良和董和:「先主定蜀,征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將軍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大司馬府事,獻可替否,共為歡交。自和居官食祿,外牧殊域,內干機衡,二十餘年。」

董和跟諸葛亮一起替劉備行使權力,諸葛亮側重於行政,董和側重於軍事,倒也配合默契相處融洽,這說明在劉備眼裡,董和的某一方面的能力,是可以跟諸葛亮相提並論的。

讀者諸君對馬謖馬幼常比較熟悉,但馬謖的水平,是遠遠不及他四哥馬良馬季常的:「兄弟五人,並有才名,鄉里為之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稱之。」

馬良是不是有一支神筆,或者是否擅長繪畫,這個在正史中沒有記載,但他的謀略卻是得到了劉備的認可的:「先主領荊州,闢為從事。及先主入蜀,辟良為左將軍掾。」

「從事」和「椽」,基本相當於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副官」,雖然比「團副」「營副」級別低,但是說話更好使。

如果馬良不是在夷陵之戰中陣亡,那麼托孤寄命之臣中,或許就會有他的名字。

陳震的能力,跟孫乾簡雍一樣,基本在外交而不是軍事,所以能夠排在諸葛亮龐統法正之後位列蜀漢五大謀士參謀的,可能也就是董和、馬良了。

諸葛亮、龐統、法正、董和、馬良並稱蜀漢五大謀士參謀,誰是謀士參謀之首呢?這個就要由讀者諸君來下定論了。

筆者認為:諸葛亮搞內政外交都是一把好手,但是劉備在世的時候,並沒有把諸葛亮當做謀士參謀來使用,如果用蕭何張良陳平做標桿,那麼諸葛亮就是劉備的蕭何,而龐統和法正則是張良與陳平。在劉備和曹操眼裡,蜀漢陣營的第一謀士參謀似乎是法正法孝直:「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曹公西征,聞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所謂謀主,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參謀總長,在當時,應該是首席謀士參謀。

當然,說法正是劉備第一謀士參謀,只是筆者一家之言,做不得準,這時候就要請問讀者諸君了:董和、馬良能否位列蜀漢五大謀士參謀?劉備地首席謀士參謀,是諸葛亮還是法正?如果龐統法正仍在,劉備有沒有機會一統三國?諸葛亮能否軍政一肩挑?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