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質,出生於公元177年,死於公元230年,他的字為季重,是兗州的濟陰人,也就是在現今的山東省定陶西北部。吳質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的官做到了振威大將軍,任職假節都督在河北,是諸軍事的人才,還被封為了列侯。
起初因為吳質文才出眾而被曹丕所重視和喜愛。在後來,魏文帝曹丕,他在立為太子的艱難的過程中,吳質一直出謀劃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辦法,可以說是立下了大功。
吳質和司馬懿、陳群,還有朱鑠,四人一起被人們稱作為曹丕的「四友」。他的為人是十分放誕不羈,也是很怙威肆行的。吳質死以後被人們謚稱為「丑侯」。經過吳質的兒子吳應多次上疏,進行申辯,表示這個名稱不符合父親生前的行為總結,所以在正元年間的時候才改謚稱為「威侯」。
吳質,當時在朝歌當一個縣長,他是曹丕的心腹和親信。他在三國演義中的第七十二回的時候登場。此時的曹操是想要立曹植作為世子,去繼承自己的位置。曹丕深感為患,於是用車載了一個廢簏,在裡面藏了吳質,以此帶他進入府內,一起共謀對策。楊修是曹植的心腹,知道這個消息就告訴了曹操。
曹丕十分恐慌,把這些告訴吳質,吳質說這有什麼好擔心的,明天可以放置絹布在簏中,用車運送,以此迷惑他們。曹丕用了這個計謀,用車載了大簏,並且裝絹布進入,楊修看到又去曹操那裡告狀,但是查了之後發現沒有人,曹丕因此沒有罪責。可見吳質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
吳質,他是出生在公元177年,死的時間是公元230年,季重是他的字,他是兗州的一名濟陰人,也就是在如今的山東省內的定陶的西北部。吳質是我國三國時期著名的一名文學家。但是不只是文韜方面,武略方面他也是有成就,他的官位做到了振威大將軍的職位,是假節都督在河北謀職,還被封成為列侯。
起初因為吳質的文才十分出眾,所以被曹丕所欣賞和喜愛。在後來的過程中,魏文帝曹丕,在爭取太子之位的艱難過程中,吳質一直幫助曹丕出謀劃策,提出自己的建議和辦法,立下了不少功勞。
曹魏高祖文皇帝就是曹丕,他的字為子桓,是三國時期一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是曹魏開國的皇帝,在位時間是公元220年到226年。是沛國譙人。曹丕是魏武帝曹操和卞夫人的大兒子。曹丕從小文武雙全,八歲就能提筆寫文,擅長騎射之術,喜好擊劍,博覽古今的許多經傳,而且通曉諸子百家的很多不同類型的學說。
在公元220年正月的時候,曹操不幸逝世了,曹丕在任命過丞相、魏王之後,受禪進行登基,他以魏去代替漢,結束了漢朝多達四百年的統治。吳質是曹丕的心腹,一直以來盡心竭力去為曹丕出謀劃策,一直助他登上王位,可謂殫精竭慮,忠心耿耿。曹丕也是很信任吳質,經常有困難就找吳質商量,聽取他的意見,將他看作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