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為三國時期的並世雙雄。曹操曾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三國誌·蜀書二·先主傳》)」兩人文武韜略,征戰南北,均是馳騁沙場的英豪。但曹操、劉備的武藝如何呢?假如兩人單挑,到底誰將佔上風呢?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使雙股劍,尤其是第五回「破關兵三英戰呂布」,在張飛、關羽與呂布丁字兒交鋒一陣後,只見「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雖然有兩位賢弟護著,劉備此番只能算形式上的助陣,但畢竟與呂布真刀真槍,沒幾下功夫也是上不了陣的。而羅貫中筆下的曹操,卻沒有戰場肉搏的經歷,以此衡量,劉備的武藝應略佔上風。不過本文依據的並非小說,而是真實性更強一些的史料,那麼比較的結果是怎樣呢?
對於曹操,東晉史學家孫盛所著的《異同雜語》有言「才武絕人,莫之能害」,北齊史學家魏收所撰的《魏記》曾稱「才力絕人」。從諸多記載看,曹操的武功底子比較深厚。「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張讓是當時的宦官頭子,宮內守衛無疑是嚴密的。曹操竟隻身出入,尤其是被發現後能舞戟突圍、翻牆而退,實非等閒之輩。
《魏書》的記載則更豐富,其中一段在《三國演義》第四回有所涉及。董卓專權時,上表推薦曹操為驍騎校尉。歷史上曹操並沒有獻刀殺賊的圖謀,但改名換姓逃回了家鄉。在途中,他「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即使先遭偷劫,曹操出手顯然比較重。當然,《世說新語》的描述與《三國演義》更貼近一些。「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已,手劍夜殺八人而去。」過於敏感的曹操此時反應過度了,而揮劍殺八人,雖難言其武功,卻從一個側面可看出他使劍的狠勁。如果說剛才的例子不夠典型,就需引出更有說服力的。曹操早年曾到揚州招募,回龍亢縣時,許多士兵叛逃,並將曹操的營賬都燒了。「太祖手劍殺數十人,餘皆披靡,乃得出營,其不叛者五百餘人。(《魏書》)」相對於呂伯奢家人的赤手空拳,叛逃士兵應是一股武裝力量。曹操能親手殺死數十人,正是其武藝的充分展示,英氣逼人的曹操確實震懾了叛軍。
事實上,曹操早年總身先士卒。有一次與黃巾軍交戰,傷亡慘重。「黃巾為賊久,數乘勝,兵皆精悍。太祖舊兵少,新兵不習練,舉軍皆懼。太祖被甲嬰胄,親巡將士,明勸賞酒,眾乃復奮,承間討擊,賊稍折退。(《魏書》)」可以說,親自披掛上陣,對曹操而言是家常便飯,而這與武學根基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曹操的武藝也不光體現在戰場上。《魏書》稱其「手射飛鳥,躲禽猛獸,嘗於南皮一日射雉六十三頭」,這說明他的武功尤其是精湛的射技。
那麼劉備的情況如何呢?很遺憾,從史書中尚未找到他披掛上陣或親手殺人的記載。但三國時期魏國郎中魚豢所著的《典略》有一側面描述:「平原劉子平知備有武勇」,表明劉備絕非手無縛雞之力,而且勇字當頭,料想應有不弱的武功。據《九州春秋》所載,劉備曾住荊州數年,有次入廁,見大腿內側長肉了,不禁感慨流淚。劉表深感奇怪,劉備答道:「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歡耳。」可見劉備一生戎馬,刀劍應不離手。事實上,劉備騎術上佳。劉表有一次宴請劉備,蒯越、蔡瑁曾想加害於他。劉備偽稱上廁所,趁機逃離。其時「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危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世說新語》)」從若干記載中隱約可知劉備應有一定的武學底子,但比曹操似稍遜色,當然這也無法作嚴謹的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