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匡扶漢室的陳登,為何要去輔佐呂布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立志匡扶漢室的陳登,為何要去輔佐呂布呢?

我們都知道,陳宮與劉備都是《三國演義》極力推崇的對象,二者是正義的象徵。把曹操作為篡漢的奸雄,反曹操就是匡扶漢室倡導正義,在這個旗幟下,所有匡扶漢室的英雄豪傑都應該能聯合在一起,不僅僅是因為利益,更是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奮鬥。可奇怪的是,劉備和陳宮都有著匡扶漢室的目的,卻為何始終尿不到一個壺裡去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熟悉《三國演義》的都知道,「捉放曹」是虛構的,羅貫中雖然把這一段寫得很精彩,但卻與事實不符。雖然「捉放曹」是虛構的,但歷史上陳宮反叛曹操卻是真實的。據《三國誌·武帝紀》記載:「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其次,裴松之作注,也引用了《世語》的說法:「世語曰:中牟疑是亡人,見拘於縣。時掾亦已被卓書;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釋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無論《三國誌》還是《世語》,都提到了曹操過中牟被懷疑,因而被執押到了縣裡,有人認出了曹操,但沒有把他交給董卓而是偷偷地放了。放曹操的人沒有具體記載是誰,但絕不是陳宮。羅貫中移花接木,把這個放曹操的人,說成是中牟縣令陳宮,就是那出著名的「捉放曹」的戲。其核心一點就是,陳宮本以為曹操是拯救天下的英雄,因而放他並棄官跟隨欲成大事。但在曹操誤殺掉呂伯奢一家後,不知悔悟,卻說出了「寧我負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奇葩言論,陳宮因此感覺曹操這人不靠譜,本想殺掉曹操又怕招惹麻煩,就棄之而去。

這事看上去陳宮好有正義感,是反漢賊曹操的鬥士。但據史實記載,無論《魏書》、《世語》、《孫盛雜記》,曹操殺呂伯奢都是在過中牟縣之前。陳宮就算是中牟縣令也不會見證曹操殺呂伯奢之事。陳宮與劉備一樣,都是野心家,其目的是稱霸一方,呂布只不過是他的棋子而已。

對於陳宮反叛曹操的具體原因,史學界有爭議,沒有定論,但不可否認的一點,陳宮的反叛令曹操陷入了極度困難的境地,曹操最終運用巧妙的計謀與戰術,擊敗了呂布,逼迫呂布逃亡徐州投靠了劉備,陳宮也跟隨呂布前往徐州。而此時的曹操僅僅是爭霸天下的一方諸侯,還遠不是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漢賊,三國忠義之士荀彧能捨棄袁紹歸附曹操,就足以說明曹操的境界和胸懷。陳宮反叛曹操迎接呂布入主兗州,不是眼拙,就是想抱更強勢的大腿,有所企圖。

首先,呂布先是投靠劉備,繼而擠走劉備佔據徐州,陳宮不可能擺脫了干係。其次,陳宮與袁術眉來眼去,再次反叛呂布想投靠袁術。196年,呂布部將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發動了叛亂,率部攻打呂布治所下邳,逼迫呂布逃亡高順營寨。呂布平息郝萌叛亂之後,詢問誰還參與了此謀,郝萌部將曹性說「陳宮參與了此謀」,當時陳宮就坐在呂布身旁,臉發紅很不自在。呂布念及陳宮是大將,並沒有繼續追究下去。

袁術想自立為帝,已經很明確了,陳宮與袁術搞在一起,其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搞掉呂布,自己成為一方諸侯。如果成功的話,下一步要搞的人就是袁術。如果說陳宮反叛曹操是因為曹操殺戮過重,還有一絲正義感存在,那麼反叛呂布與想自立為帝的袁術勾結,那就是赤裸裸的漢賊無疑,沒有一點信義可言。再說呂布出爾反爾,天下盡知,陳宮焉能不知?陳宮投靠呂布而反叛曹操,其目的就是因為呂布有勇無謀,遠比曹操更容易控制,也就更容易達到個人的目的。陳宮也是一位陰謀家,絕不甘於平庸,其根本目的是想稱霸一方,絕不想永遠替別人打醬油。這一點,陳宮與劉備毫無區別。同時,劉備遠非呂布那麼好忽悠,陳宮不願意屈身伺候曹操,哪裡會看得上劉備呢?

劉備入主徐州後,已成為天下響噹噹的一方勢力,但此時的劉備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目標,根本原因在於沒有一個超級謀士參謀為之出謀劃策,如果憑陳宮之能協助劉備,的確是很不錯的組合。但是,兩方面的原因,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裡去。

首先,此時的劉備自恃天下英雄,還沒有意識到謀士參謀團隊在爭霸天下中的重要性。在爭霸初期,可以說劉關張三桿槍幾乎包打天下。劉備挖掘的人才就是武將,像趙雲,劉備挖空心思想得到他,但對於一些謀士參謀卻很不在意。公孫瓚手下的田豫、徐州期間陳珪父子以及陳群等人,都是一時的大才,但劉備都沒有刻意籠絡,對於糜竺兄弟,劉備也僅僅是看中了他們的財富。此時的陳宮死心塌地跟隨呂布對付劉備,劉備想不到要釜底抽薪,把陳宮收歸己用。

其次,曹操的勢力、格局遠在劉備之上,陳宮不想屈就伺候曹操,也就不會主動伺候劉備。劉備在曹操眼中是天下唯二的英雄,陳宮焉能不知劉備非池中之物?但他也清楚,劉備與曹操一樣不會輕易受別人的擺佈,跟隨劉備就只能一輩子替他打工,不可能有出頭之日。陳宮不是諸葛亮,甘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因此,陳宮需要的不是一棵可以避風遮雨的大樹,而是能夠成就其野心的棋子。這就是陳宮不願拋棄呂布而投靠劉備的根本原因。一切都是政治遊戲,吃瓜群眾看個熱鬧就好,沒必要再自欺欺人了

其實,都是諸侯爭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罷了,一切都是政治角鬥的遊戲,誰拳頭大誰的話語權就大,本質上沒有區別。在陳宮反叛曹操投靠呂布,又想反叛呂布與袁術勾結,其行為跟呂布差不到哪裡去,與劉備一而再,再而三的投靠新主,也毫無區別,都是為了利益。適時妥協或及時跳槽都是最大的政治智慧,但吃瓜群眾只是看重最後的結果。

成者王侯敗者寇,又能有幾人會在意其中的過程?回過頭去看歷史,如果糾結於正統和正義,幾乎就是自欺欺人。不僅不能安心吃瓜,而且會壞了自己的胃口,毫無一點益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