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之戰劉備和曹操大戰之際 孫權到底在做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漢中之戰劉備和曹操大戰之際 孫權到底在做什麼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漢中之戰,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漢中之戰曹操和劉備打了兩年之久,最後是劉備獲勝了,兩方大戰之際,作為盟友的孫權在做什麼?孫權為何沒有幫助劉備?

利益不均導致東吳不滿

在赤壁之戰前,曹操率領軍隊征討東吳,在魯肅的建議之下孫、劉達成聯盟,在赤壁之戰勝利之後。作為主要對抗曹魏的東吳並沒有落得非常多的好處,反倒是沒怎麼出力的蜀漢得到了不少的好處,荊州七郡已佔其四,後來又從孫權的手中「借得」南陽郡。劉備得了荊州之後,周瑜是非常的不滿,於是想用「假道伐虢」之計,希望用西川換荊州,這樣劉備也有安身之地,而東吳也能重新取得荊州,但劉備以「放發歸於山林」嚴詞拒絕,周瑜也在半道病死,這事也就不了之。

公元212年東吳和曹魏正在濡須大戰之時,劉備只是口頭答應支援孫權,但沒有實質性的作為,因為此時的劉備正在趁曹操、孫權之時,乘機奪取西川。劉備不讓孫權奪西川,自己卻趁孫權大戰之時,奪取西川,這就有些違背了盟約精神。公元215年,孫權要求要回南三郡,起初劉備並沒有同意,關羽和孫權差點幹起來,最終兩家和解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因為此時的劉備準備奪取漢中不得不安撫孫權。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孫、劉聯盟已有裂痕。

東吳人事、政策的變更

在劉備正在和曹操在漢中酣戰之時,東吳卻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首先,東吳的第二任大都督魯肅離世,魯肅生前對待蜀漢的政策就是「聯劉抗曹」,這也是為什麼在魯肅在世之時,蜀漢和東吳兩國的關係比較融洽,因為有魯肅和諸葛亮居中調解。其次,在魯肅離世之後接替魯肅職位的是呂蒙,呂蒙對蜀漢主張「吞劉自大」的政策。最後東吳在正面戰場一直抵禦曹魏,但沒佔到多大的便宜,更談不來利益。尤其是合肥之戰,孫權領兵十萬進攻和合肥,張遼以八百精勇突至帥旗之下,孫權險些喪命在張遼之手。至此張遼成了孫權的夢魘。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孫權也不會一直做。最後,在公元217年孫權派都尉徐詳向曹操請降,為了鞏固雙方的聯盟,曹操和孫權互結姻親。至此孫、劉聯盟已經名存實亡。

養虎為患須拔臂

在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之後,蜀漢的戰果進一步在擴大劉封、孟達取得上庸三郡。蜀漢的勢力得到空前的發展,這時的劉備再也不是以前居無定所、疲於奔命尋找安身立定的劉備了,搖身一變成為「漢中王」。也許以前的劉備,孫權可以不放在眼中,但現在的劉備已對東吳產生了不小的威脅,因為長江上游流域基本都控制了劉備的手中。而駐守荊州的關羽也沒把江東的人士放在眼中,甚至罵孫權的兒子為「犬子」。孫權也不會這樣的一直的受氣,在呂蒙的建議之下,就有了剷除關羽的奪回荊州的計策。孫、劉兩家開始撕破臉。

在公元219年,關羽悍然發動襄樊之戰,關羽是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水淹七軍,戰龐德、降於禁,威震華夏」,曹操嚇得差點有遷都的念頭。然而此時孫權給曹操寫了一封信,曹操看完之後立刻就放心了。《三國誌》記載:

乞以討羽自效。

就是希望能討伐關羽,因為此時的曹魏、東吳是聯盟階段。曹操看完之後,當然是非常的欣喜,因為此時在樊城的曹仁還在苦苦地等待援兵。

其實在關羽要發動襄樊之戰時,東吳的計策已在實行。為了迷惑關羽呂蒙早已上書孫權回建業養病,接替呂蒙邊防任務的就是陸遜,當時的陸遜並沒有什麼名氣,在關羽的眼中只是個「書獃子」。在關羽猶豫不決是否把駐守荊州的人馬調往襄樊前線之時,一封書信又迷惑了關羽。《三國誌》記載:

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同盟,聞慶拊節,想遂席捲,共獎王綱。

簡單來說就是陸遜對關羽一番的猛誇,關羽放心地把駐守荊州的人馬調往前線。大後方空虛之後,東吳在呂蒙的率領之下,毫不費勁地取得荊州,至於關羽是敗走麥城,最終身首異處。

綜上所述,孫、劉聯盟初次聯盟只是為了要共同抵抗曹操,而當時的劉備非常弱小,需要在這亂世求得生存。在劉備求得發展的時間,根本就無法顧及東吳聯盟,以至於孫權心存不滿,孫、劉兩家從朋友變為敵人。只能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