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魏滅蜀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公元219年,劉備和曹操關於漢中的戰事終於有了一個歸宿了:漢中的土地盡歸劉備,而漢中的人口卻全歸曹操,早在漢中之戰結束前曹操就將其遷往附近地區。
可以說這場戰爭表面上是劉備勝利了,可是實際上卻是雙方都輸了,曹操失去了漢中的土地,更是失去了一個可以一統天下的機會;劉備雖然贏得了漢中之戰,可是得到的僅僅只是一座空城,他想要的人口什麼全部被曹操提前遷徙,而他自己為了拿下漢中傾盡了益州的財力物力。
此戰之後的四十幾年,魏國再也沒有向蜀國發起大規模進攻,就算是曹爽伐蜀也是草草了事,直到公元263年,魏國權臣司馬昭發動了滅蜀之戰,18萬大軍兵分三路直撲漢中,距離上次大規模戰爭已經過去了43年,那麼這期間魏國朝堂為什麼不主動尋求攻擊一統天下呢?
蜀國兩次大戰損失慘重,但還有人才
以往我們常說蜀國敗得最慘的兩場大戰是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荊州之戰劉備失去了一個北伐的前進基地,更是失去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從此面對曹魏只能從艱難的西川進攻,不過由於蜀道崎嶇,所以很耽誤事,故而才有千年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夷陵之戰的結果卻是讓蜀國的中青代人才斷檔,傅肜、馬良等一干文臣武將全部喪命,對於蜀國的威脅不可謂不大。
然而,對於當時的蜀漢而言,雖然損失慘重,但是也可勉力支撐,因為對於劉備來說不可能為了對付東吳而不顧西川和漢中的安危,他不會把寶全壓在當時的夷陵之戰中,所以夷陵之戰時還是有部分文臣武將並沒上前線,如諸葛亮、蔣琬、費禕等等。
而就是這些人才,讓之後的蜀漢勉力支撐,從諸葛亮到費禕時期,蜀漢內部至少也是井井有條的,而且為了彌補軍事上的不足,後期諸葛亮俘虜了一個姜維,而就是這個姜維在這蜀漢四相死後勉強支撐蜀漢。
可以說,蜀漢後期儘管人才凋零,但是其頂尖人才還是有點,比如姜維,要知道為了對付姜維,司馬昭可是把鍾會、鄧艾全派出去了。讓鄧艾去攔截姜維,而鍾會傾全力攻擊漢中,可還是讓姜維跑了,而姜維之後更是死守劍閣,差點讓司馬昭的伐蜀大業泡湯。
曹魏內部政局不穩,無暇他顧
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問題在於這一段時期的東吳和曹魏可以說是內亂迭出不窮,而同一時期的蜀漢則是沒有人威脅劉禪的地位,所以相對來說曹魏這個時候根本沒有精力能夠去對付蜀漢。
比如這個時期曹爽為了壓制司馬懿在軍中的威望,最終和司馬懿決裂,這個時期曹魏的軍政大權都是由曹爽所掌控,然而曹爽這個人是能力和心胸不成正比,最終被司馬懿奪取了政權。
之後司馬家奪取了政權之後一直想要篡權,可是這個時期雖然曹氏朝堂之上並沒有曹氏家族的力量了,可是在地方上,諸如王凌、文欽、毋丘儉等人都是曹魏的支持者,他們不滿司馬家族欺君罔上,從251年到260年時間,淮南地區發動了三次叛亂,這三次叛亂都是規模龐大,而曹魏為了平息叛亂一時間也是無暇他顧,直到258年將第三次叛亂平息之後,司馬家族才開始想著平定蜀國或者吳國。
因為當時「甘露之變」讓司馬昭的名聲大跌,從來沒有權臣敢當著文武大臣的面當街刺殺皇帝,所以為了平息叛亂必須得有建立更大的功勳,所以司馬昭才在當時不顧群臣反對毅然發動了伐蜀之戰。
戰略重心放在吳國,一時無暇顧及蜀國
當然,在曹魏這幾十年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曹魏將其戰略重心更多地放在了東吳,除了諸葛亮北伐期間曹魏部署了十幾萬大軍防備諸葛亮,可是更多時候曹魏還是將重心放在吳國這邊。
因為吳國雖然在人口經濟上不如魏國,可是江東自古多才俊,這個時候的江東可以說是人才輩出,他們不甘心自己一直被曹魏壓著打,所以從陸遜開始一直在持續不斷的想要拿下合肥,然後實現當年孫權的圖謀。
先是陸遜北伐,可惜這期間碰上了一個BUG滿寵,一直把陸遜壓著打,讓陸遜無法存進一步,當陸遜失敗之後,此時東吳又出了一個諸葛恪,他和他老實的父親諸葛瑾不同,他一直想學的是他的叔父諸葛亮的北伐事業。
所以在諸葛恪掌權期間,東吳一直牽制了魏國大量的兵力,所以這個時候魏國也無暇顧及蜀國。
可以說這個時候吳國替蜀國吸引了不少注意力,所以這個時候蜀國可以安心內政,而姜維也能接連發動十一次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