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之戰失利後,張魯選擇投降曹操,為何不投靠劉備?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漢中之戰失利後,張魯選擇投降曹操,為何不投靠劉備?

漢中之戰失利後,張魯選擇投降曹操,為何不投靠劉備?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發生在南鄭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張郃、徐晃、夏侯淵、賈詡、張魯、龐德和楊松。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張衛兵敗陽平關後,曹操命夏侯淵率五千兵馬為先鋒前往南鄭。夏侯淵在途中與楊任較量,並斬殺楊任及其部將昌奇。曹操隨即下令大軍加快進軍速度,全軍很快便兵臨南鄭城外。

得知曹操率部前來,張魯與眾文武商議對策。謀士參謀閻圃表示,昔日馬超手下的猛將龐德就在南鄭,應該讓他領兵出戰曹操。張魯大喜,召龐德晉見,並對龐德給予賞賜,命其率領一萬兵馬迎戰曹操。

龐德來到兩軍陣前搦戰時,曹操深知龐德的勇猛,囑咐眾將與其展開車輪戰,消耗龐德的體力,趁機將其生擒。於是,張郃、徐晃、夏侯淵、許褚輪番上陣,與龐德展開單挑。誰知龐德越戰越勇,毫無疲態。

此戰結束後,曹操與文武商議收服龐德之策。謀士參謀賈詡指出,張魯手下有個名叫楊松的謀士參謀非常貪財。可以對其進行賄賂,讓他在張魯面前誣陷龐德,這樣就可以收服龐德。曹操依計而行,命人進入南鄭賄賂楊松,並交給楊松曹操的密信。

楊松見財起意,按照曹操信中的交代在張魯面前誣陷龐德秘密接受了龐德賄賂。張魯大怒,責罵龐德,並揚言如果來日出戰時不能獲勝,將被斬首示眾。龐德無奈,只得領兵出戰,結果被中了曹操的埋伏,掉進陷坑之中,被曹軍生擒。曹操以禮相待,龐德終於歸順了曹操。

與小說中曹操絞盡腦汁收降龐德相比,歷史上的龐德投降曹操的過程要簡單得多。據《三國誌‧龐德傳》載,曹操征討漢中期間,龐德既沒有在南鄭與曹軍四員大將有過單挑,也沒有在南鄭被曹操設計收降,而是在張魯投降曹操時一起歸順的。

除了龐德單挑曹軍四將的情節是小說作者虛構出來的之外,作者用了整整一回的篇幅介紹的南鄭之戰也是子虛烏有之事。據《三國誌‧武帝紀》及《三國誌‧張魯傳》載,陽平關之戰結束後,張魯深感難以守住南鄭,還沒等曹軍來犯,他便撤離該城逃往巴中地區。不過,張魯在離開南征之前,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為後來歸順曹操奠定了基礎。

據《三國誌‧武帝紀》載,張魯離開南鄭之際,有部下建議張魯將南鄭府庫中寶物、物資和糧草全部燒燬,卻遭到了張魯的拒絕。張魯是這樣說的:「本欲歸命國家,而意未達。今之走,避銳鋒,非有惡意。寶貨倉庫,國家之有。」張魯下令,將南鄭所有府庫封存。

等曹操來到南鄭後,發現完好無存的府庫,當即明白了張魯的心意,於是放棄了追擊張魯的計劃,派人前往巴中地區招降張魯,張魯也順勢投降了曹操,並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讚賞。

在張魯投降曹操之前,還發生過這樣一個小插曲。有人建議張魯不要投降曹操,應該去歸順剛剛佔據益州的劉備。張魯說了這樣一句話:「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這句話並不見於陳壽所著的《三國誌》,而是出自常璩的《華陽國志》當中。那麼,為什麼張魯不投奔劉備而一定要歸順曹操呢?

其實,張魯不選擇劉備是因為兩個事件造成的。第一個事件便是在益州爭奪戰時發生的。當時,劉備正圍攻成都。而就在這個時刻,劉備還做了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那便是秘密與寄寓漢中的馬超聯絡,誘使馬超背叛了張魯。劉備此舉固然壯大了自己的力量,但卻破壞了自己與張魯集團長達數年和平共處的關係。

其次,張魯與曹操展開漢中之戰時,劉備並未給予過張魯任何的幫助。直到張魯兵敗放棄南鄭逃往巴中地區時,也不見劉備有任何動作,可見劉備一開始並不敢在漢中與曹操展開正面對抗。直到張魯瀕臨絕境時,劉備才派遣黃權率軍北上去迎接張魯。

劉備這樣做的目的非常明顯,是為了利用張魯在漢中的影響力,為日後奪取漢中創造有利條件。很顯然,劉備的這些投機之舉早已被張魯看穿。因此,張魯才會對劉備不屑一顧,發出了「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的肺腑之言。

參考書籍:《三國誌》、《華陽國志》、《三國演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