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之戰時,蜀漢才經歷完漢中之戰,那關羽當時選擇北伐錯了嗎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三國中文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戰勝了曹操,就此贏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在此之後,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並分封駐紮在荊州的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在此之後,關羽讓南郡太守糜芳坐鎮江陵,將軍傅士仁坐鎮公安,他自己則率領大部分駐紮在荊州的將士圍攻襄樊兩城。當時關羽主攻樊城,樊城守將曹仁抵擋不住關羽,他只能在據守城池的同時通知曹操支援樊城,曹操擔心樊城被破後,關羽的大軍會直接進攻到北方腹地,於是他派於禁支援樊城。而關羽通過水淹七軍的方式擊敗於禁,就此獲得了樊城之戰階段性的勝利。然而在此之後,呂蒙白衣渡江,奪取了關羽的後方,而徐晃率領的兩萬新兵也在前線擊敗了關羽。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腹背受敵,最終被東吳生擒並慘遭殺害,荊州也徹底淪陷。
有人認為,關羽的發動樊城之戰時,蜀漢才剛剛經歷完漢中之戰。雖然在漢中之戰中,劉備集團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但當時益州為了支援前線的戰事,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了,可見漢中之戰後,蜀漢內部的兵力和後勤已經非常吃緊。正因如此,在關羽圍攻樊城時,才會有兵力不足的情況,既然如此,那關羽當時選擇北伐錯了嗎?
事實上,關羽當時選擇北伐確實是很好的時機。要知道在公元217年時,曹操與孫權在濡須口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會戰,在此戰中,孫權親率十萬大軍親征合肥,但張遼僅帶領七千將士逆襲孫權,就此威震逍遙津,從張遼幾乎生擒孫權開始,到後來呂蒙拒濡須塢相抗,在這前後一年多的時間裡,雙方投入數萬大軍,兩軍都出現了重大的損傷。此時曹軍東線失去了援助襄陽的力量,而孫權同樣元氣大傷,幾乎失去了強奪荊州的機動力量。
不僅如此,在公元218年,還有耿紀,吉本等人在許都附近反曹,隨後有烏桓,鮮卑之亂。再到宛城侯音叛亂,直接觸動襄陽後方,使得曹魏內部亂成一團,再加上劉備自立漢中王后,劉備集團的內部士氣高漲,關羽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動北伐,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筆者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劉備能授予關羽假節鉞的權力,很有可能就是在評估了曹魏與東吳的情況後,暗示關羽應該北伐了,因此當時關羽北伐的時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