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諸葛亮為什麼要娶醜女黃月英?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揭秘:諸葛亮為什麼要娶醜女黃月英?

那他又是為什麼對外宣傳自己的女兒奇醜無比呢?還不是不讓別人惦記著,而由他這個當爹的來左右女兒的婚事?當他替女兒選中了如意郎君,便主動將女兒送上了門。這是從黃承彥這方面講。凡事一個巴掌拍不響,搞對像必須要兩廂情願。自古結婚追求的是郎才女貌,英雄愛美人。在外人都認為黃承彥的女兒奇醜無比的情況下,諸葛亮怎麼會答應這門親事呢?他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權衡比較,才做出出乎世人意料的決定。

諸葛亮一口答應丑丫的這門婚事,頓時成了襄陽百姓飯後茶餘談論的話題。諸葛亮又一次成為襄陽地區議論的焦點。俗話說成家才能立業,諸葛亮成家以後,確實為自己建功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諸葛亮17歲時,撫養他的叔父諸葛玄死了,他成了真正的孤兒。諸葛玄從南昌輾轉來到襄陽,也許是身心受到嚴重摧殘的緣故,讓他和哥哥諸葛珪一樣,患上了咳血的毛病。大約是在豫章受到的打擊太大了,他的精神十分鬱悶。劉表雖然沒有給他安排什麼位置,但是每月的銀兩錢糧,卻讓下邊人按時送到府上。他整日閉門不出,待在家中長吁短歎,甚至將郎中也拒之門外。這樣勉強支撐了一年多,諸葛玄撒手人寰。

都說諸葛亮娶的媳婦奇醜無比,與諸葛亮站到一起極不般配。叔父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這段婚姻對他來說,究竟是得大於失,還是失大於得?其中是否有什麼難言的隱情?

《三國誌》的作者陳壽,在表章中說: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劉備在隆中第一次見到諸葛亮時,按照羅貫中先生的描述是,諸葛亮「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機,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而對黃氏的容貌僅用了四個字表達:「黃發黑膚」,既沒有談到黃氏的五官長相,也沒有說到她的身材如何。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不解:黃頭髮是醜的標準嗎?皮膚黑就沒有美的元素?這樣的斷語未免牽強。或許在那個時代,大家普遍都是黑頭髮,黃皮膚,而這位怎麼黃頭髮,黑皮膚呢?

讓很多人不解的是:羅貫中為什麼這麼描述諸葛亮的媳婦呢?目的無非是讓讀者為諸葛亮打抱不平,這麼漂亮的小伙子,幹嘛偏找了這麼一副尊容的女人為妻呢?羅貫中不愧是小說大家,應當說,這個目的,他達到了。在人們的印象中,諸葛亮的媳婦很醜,似乎已經是定論了。

過去講,郎才女貌,那是一般人理想當中的婚姻。男兒才貌雙全,女人奇醜無比,這一對怎麼會走到一起,成為一家人呢?對黃氏而言,諸葛亮是模範丈夫嗎?有史書為證,諸葛亮與黃氏婚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孩子。在東吳的哥哥諸葛瑾,特意將自己的兒子送給諸葛亮為養子。有了養子以後,夫妻二人也不知道怎麼「理順關係」了,開始了生兒育女。不過,諸葛亮在蜀國生活安定下來以後,也還是納了妾。由此,不能不讓人推斷,他們的婚姻不一定美滿。

有人講,諸葛亮與黃氏結婚,純粹是上了老師黃承彥一當。黃承彥在襄陽屬於社會名流,經常出入於上層社會,與諸葛亮是亦師亦友。經過觀察,黃承彥看諸葛亮小伙子不錯,要才有才,要模樣有模樣,說不定將來能有什麼大一點的出息;加之諸葛亮父母雙亡,家庭沒有什麼負擔,在襄陽除了姐弟之外也沒有什麼親戚,這不是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事嗎?何不讓他成為自己的女婿呢?

於是,老謀深算的黃承彥一步步採取行動,讓諸葛亮一步步就範。諸葛亮當時在襄陽的的處境,不說舉目無親,也是沒有什麼依靠。他知道,要打算在襄陽安身立命,出人頭地,就得有個依靠,就得有個家。黃老先生既然有意,我還有什麼說的呢?當諸葛亮一表示同意,黃承彥生怕夜長夢多,立馬將女兒給送到了臥龍崗。簡直是急不可耐,或許是擔心諸葛亮醒過夢來反悔。這樣一來,生米熟飯,小子,你就踏踏實實當黃家的姑爺吧!

諸葛亮在與黃丑丫的婚姻上吃虧了嗎?諸葛亮真的在擇妻問題上冒了一回傻氣?諸葛亮是什麼人,他能幹虧本的買賣嗎?有人說,諸葛亮娶黃丑丫為妻是一點也不虧,要說般配,那也是一點不假。因為,若論諸葛亮當時的自身條件,沒打光棍就相當不錯了。為什麼呢?你想,諸葛亮當時要權沒權,要勢沒勢,要錢也沒有幾文。一個山野村夫,襄陽郊外的農民,高攀一個大家閨秀,那還不是天上掉餡餅?讓諸葛亮自個兒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就是說:咱一個普通老百姓,靠種地活著,這兵荒馬亂的年月能保著命就不錯了,哪還有什麼非分之想?

再說,你諸葛亮的模樣上高大英俊,可那也不能當飯吃。要是靠體力吃飯,你諸葛亮的身體也不怎麼樣,腿腳受過傷,還有風濕性關節炎。就這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條件,老黃家不說瞎了眼,也是把女兒往火坑裡推呢!你還有什麼委屈的呢?

還有人說,諸葛亮是受齊文化的影響過重,中了流毒。諸葛亮祖籍琅琊郡陽都縣,乃春秋時齊國故地。他娶醜媳婦,是學齊宣王,娶醜女無鹽的典故。古今中外,愛江山更愛美人的政治家、軍事家不乏其人,有道是「英雄愛美人」。歷史上為了美人丟了江山的也大有人在。

所謂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