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諸葛亮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歷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諸葛亮,在先主劉備去世後,曾進行了五次北伐,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滿滿地率軍出征,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後世之人雖欽佩諸葛亮的忠勇,可也懷疑北伐之戰可能從一開始就注定無法成功。
其實,北伐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可以從諸葛亮當年所作的《隆中對》中窺知一二,當年,諸葛亮為劉備謀劃了三步走的戰略:
第一步,拿下荊州,獲取益州,以此為霸業基礎。自此之後,便可東西呼應,發展壯大;
第二步,向西同諸戎搞好關係,向南安撫各個少數民族部落,並且,和東吳保持和平,最好,能結成同盟。
第三步,一旦時機成熟,就可以派一員大將兵出荊州,然後,向北攻取宛城和洛陽。與此同時,蜀軍的主力從秦川出發,兵分兩路襲擊魏國。
如此一來,興復漢室將指日可待。
這三步謀劃可謂是相當老辣,從中也可以看出諸葛孔明的絕世之才。劉備按此行事,實力一天天地發展壯大,逐漸有了同曹操抗衡的實力。當時,前兩步已經大致完成,只要靜待時機,劉備便可實現多年的夙願。可惜的是,彝陵之戰之後,荊州易手,蜀國的大批精銳部隊也喪於東吳之手。更為糟糕的是,一些心懷不軌的人開始蠢蠢欲動,妄圖渾水摸魚。
儘管,諸葛亮苦心經營了五六年,暫時穩定了局勢,可是,蜀國在短期之內,實在無法再實施此戰略。因為,雖然諸葛亮修復了蜀、吳之間的裂痕,但是,荊州已經是要不回來了。而且,能與東吳保持和平,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若要結成同盟,短時間內斷然無法實現。如此一來,蜀國完成的前兩步,又要重新走了。就算是再次實現了前兩步,還要等時機成熟。
而曹魏的君主是一代明君曹睿,國內還有著能與諸葛亮一較長短的司馬懿。由此說來,蜀國的時機尚不成熟。因此,北伐成功的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
諸葛亮滿腹韜略,對此怎會不知。那麼,他又為何執著地北伐呢?後世學者們經過研究,大致有這四種解釋。
首先、興復漢室是蜀國的立國之本,也是劉備用來凝聚人心的政治口號。正是憑藉著這個目標,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團體才有了在益州執政的理由。入蜀之後,諸葛亮敏銳地意識道,如果,喪失了這一追求,蜀國的國力必將江河日下。
因為,相比於魏吳,蜀國的資源太少了。如果止步不前,就只能看著蜀國一步步走向滅亡。
其次、諸葛亮追隨劉備數十年,對主公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劉備臨終前令他興復漢室,諸葛亮只能堅定不移地去完成主公的遺願。所以,在諸葛亮的心目中興復漢室是他的最高目標,也是他人生的意義所在。以至於,諸葛亮在北伐之初就懷著一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悲壯之情。
只不過,為了激勵部下,他將這種視死如歸之情深深地隱藏了下來。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想要以此來報答先主。士為知己者死,諸葛亮隱居多年才得以遇見明主,一展抱負。他對劉備的感激之情,是很難用語言形容的。他在北伐的時候,早已將個人的得失和生死置之度外。
其三、魏國兵多將廣,幅員遼闊;東吳富庶安定,君臣一心。而蜀國經歷大敗之後人心惶惶,不知該何去何從。諸葛亮在此時毅然堅定地北伐,正可以讓大家充滿希望。如果,連德高望重的丞相都說北伐不可能成功,那麼,蜀國就只好混吃等死,等待解散了。
最後、根據當時的實際狀況,蜀國想要一舉擊潰魏國,是難如登天的一件事。即使是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蜀國想要滅魏,也要滿足兩個條件:
其一:蓄勢待發的那種上進心。
其二,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的軍隊。
如此說來,堅持北伐確實可以保持上述兩個條件。因此,諸葛亮這樣做,可能也是在敏銳地等待機會。如果,蜀國上下都只圖偏安一隅,那麼,即使魏國給蜀國機會,蜀國也抓不住。
可歎的是,五次北伐,第一次敗於識人不明,誤用馬謖。第二次和第四次糧草不足,只能無功而返。第三次雖然攻取了武都、陰平兩郡,但只能說是小勝。從北伐的大局來說,仍然是收效甚微。至於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已是油盡燈枯。他在戰場中去世,也宣告了北伐之戰的失敗。
後世,雖然有人質疑諸葛亮的北伐策略,討論最集中的就是為什麼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甚至,有不少人臆斷:如果,諸葛亮肯聽從此計,則歷史將會改變。其實,現代已經很難考據諸葛亮當時的心態了。不過,縱觀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從中可以隱約看到,也許諸葛亮不以奇兵出子午谷而是揮轉大軍向祁山,只是現實導致的一種必定選擇。
也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道。其實,諸葛亮先後五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真正意義稱得上是「全面大型戰爭」,其他三次只能說是「區域局部小型戰爭」。能動搖蜀漢國力的只有:第一次與第五次北伐。但是第一次北伐,漢軍除了在街亭略損兵馬外,其他情況並沒有損傷,至於第五次北伐,蜀漢的最大的損失就是諸葛亮的去世。
儘管,諸葛亮北伐未成,但是,他的忠義之氣永存世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杜甫對他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感歎,著實寫出了無數世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