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孫策傳位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首先要清楚一點,自古皇帝或者諸侯傳位就以兩種方式存在:父死子繼或者兄終弟及。孫策傳位給孫權,而不傳位給他的兒子孫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什麼不對。只不過,歷史上傳給兒子的,比傳給弟弟的要多得多。孫策把自己的位子傳給了弟弟孫權,而不是留給獨生子孫紹。孫策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這種亂世情況下,未必能扛得起駕馭江東這大片地盤的重任,畢竟自古以來,守江山遠遠比打江山更難。孫策的起家,用的班底,一方面是父親孫堅留下的餘部,另一方面是孫策本人在打江東的時候,自己招攬了一批人才。這批人才有一個特點:來自江東氏族。
所以,孫策在立足江東初時,受到了江東士族很激烈的抵抗,為了鞏固自己在江東的統治,孫策對許多不服從的江東大族採取了野蠻的屠殺政策。孫權是孫策在家族人才庫中,培養的重點對象。孫策起兵之後,重點要用家族的力量。而孫家的子弟普遍早慧,參與孫策政事、軍務的也特別多。孫權在很早就顯露出組織天賦,他善養賓客,招攬俊才,且常參與商議計謀。
孫策感到特別驚奇,自認為不如他。如果孫策把位傳給兒子孫紹,那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第一是江東的人不會擁戴孫紹。所有人都知道,在打江山爭天下的時候,找一個雄才大略的主是非常重要的。跟著一個小屁孩兒玩兒,那有什麼前途呢。所以有識之士都不會到江東來,江東的人才也會大量流失。
第二是孫權本身能力不凡,而且在某些方面,比孫策自己還厲害。孫策就對孫權說了,打江山,你比不上我;守江山,我比不上你。當時對於東吳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守住那片基業。只有守住了那片基業以後,才會有根據地,才有力量和曹操等諸侯爭鋒。孫策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特意選擇孫權。
孫權繼位後,他的政治主張與孫策想法不一致,相對於孫策的開疆闢土而言,孫權的治國理政顯得格外保守,沒有耗費太多的心思去進行土地疆域的爭奪,而是進行內部的建設與改革。我們後來在評價孫權這個人物時,往往會稱其太過於謹慎而不具備一種冒險探索精神,這或許也是之後東吳政權趕不上其他人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反正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孫策選孫權,都是一個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