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為何不將權利直接給孫權?而是分給周瑜和張昭?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策為何不將權利直接給孫權?而是分給周瑜和張昭?

孫策為何不將權利直接給孫權?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張昭是江東地區非常有文化和地位的士族,在孫策殺到江東以後,張昭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孫策的部下。孫策十分看重張昭的能力,所以江東文臣中,張昭是排在首位的。

周瑜是孫策的摯友,跟隨周瑜一起打天下,成為了江東集團的合夥人之一。孫策入主江東以後,周瑜長期幫助孫策操練水師。

這兩個人是江東地區非常著名的兩個人才,孫策在臨死前,曾經囑托過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意思很簡單,孫策向孫權推薦了這兩位人才來輔佐他。

01孫權剛剛接手江東政權,必須要有人輔佐才行。

當時的孫權才多大呢?19歲罷了。我們19歲的時候,還在上學,孫權卻已經成為了數百萬人的領袖。

孫策因為獨來獨往慣了,所以遭到暗算,受傷而死。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將江東集團的所有業務交給孫權,因為孫權是他所有弟弟中歲數最大的一個。

孫權字仲謀。兄策既定諸郡,時權年十五,以為陽羨長。郡察孝廉,州舉茂才,行奉義校尉。漢以策遠脩職貢,遣使者劉琬加錫命。琬語人曰「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試識之。---《三國誌》

可是孫權的能力足夠嗎?他當得起這個重任嗎?在孫策眼裡,孫權的能力,應該是不容懷疑的。

15歲的時候,孫權就已經成為了縣令,治理地方。這個時候的孫權已經有了好幾年的工作經驗,至少在管理方面,是有一定能力的。

他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擔當大任,孫權是可以的。但是要面對如此大的攤子,孫權又是第一次接手一個大集團,未免還是有很大難度。

如果把權力交給別人,孫策心裡又不放心。所以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托孤。孫權雖然不是孫策的兒子,但是他以弟弟的身份繼承了孫策的遺產,也算是孫策的繼承人。

孫策必須要為孫權安排好一切。這個時候如果在集團內部只安排一位顧命大臣,顯然是不妥的。畢竟孫家的江山還不夠穩固,孫權的地位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穩當,一旦權臣篡位,孫權吃不了兜著走。

於是乎孫策為孫權安排了兩位輔政大臣,一位是文臣張昭,還要一位則是武將周瑜。這兩個人一文一武支持孫權,這樣一來孫權才有了相對的保障。

02周瑜和張昭需要和孫權接觸的機會。

當然了,這次的輔政安排,不僅僅是為了孫權個人,更是為了江東大局。既然是江東大局,那麼周瑜和張昭的切身利益自然也在其中。

他們是人才沒錯,可是他們跟孫權卻沒有合作過。所以當孫策去世,孫權上台以後,孫權是不是還會像孫策一樣信任他們?他們心裡沒有底。

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捨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三國誌》

既然是個未知之數,那麼孫策的安排就顯得很重要的。趁著孫權立足未穩的時候,周瑜和張昭發揮自己的才能,一方面與孫權處理好關係,一方面幫助孫權治理好江東。

這樣一來,這兩位人才就得到了一個可以跟新主子融洽相處的機會了。有了這麼一個機會,周瑜和張昭自然會使出自己所有的才能,告訴孫權他們完全可以跟孫權完美搭檔。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以來好像都是這麼個道理。誰都想要任用跟自己比較親近的人,孫權也不會例外。

可是孫權上台以後,卻沒有將自己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一切都是尊重孫策最初的安排,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張昭主管江東內部事務,而周瑜則主管江東軍隊。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麼一個結局呢?

首先周瑜和張昭一定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他們希望新領導能力看中他們的能力和忠誠,因為當時換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果他們不努力,極有可能會被淘汰。

其次孫權地位不穩,需要一個過渡期,順便當成一個觀察期。孫權年紀小資歷淺,接手的又不是皇位,所以難免地位不穩。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尊重孫策的所有決定,順便他還可以觀察一下周瑜和張昭的忠誠。

再者孫權對江東格局還不夠瞭解。孫策統領江東的時候,江東地區已經趨於和平狀態,所以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孫權在不瞭解情況的時候,是不敢輕易調動重要人員的。

由此可見,周瑜和張昭能夠得到任用,還是必定的選擇。後來這兩位能夠一直被重用,則可以看得出,孫權對他們也很滿意。

03周瑜掌兵,可以確保江東的安穩。

對孫策來說,這樣的安排其實是比較無奈的。因為張昭並不是孫策最信任的人,好在他不掌握兵權。張昭是半路投靠孫策的,不算孫策的嫡系力量,所以自然也不會得到孫策的全部信任。

可張昭的能力很強,對江東又如此熟悉,是江東豪族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了張昭的幫助,孫家才能在江東立足。

所以說孫策安排這麼一位人物輔政,他心裡是不太放心的。這個時候孫策還是有相關考慮的,所以重要人物登場了,那就是周瑜。

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十一年,督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還備宮亭。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將兵數千人入柴桑,瑜追討擊,生虜龍送吳。十三年春,權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三國誌》

周瑜是起兵的時候就跟著孫策的,而且跟孫策是連襟關係,兩人娶了大小喬姐妹,屬於親戚關係了。再加上周瑜跟孫策的關係非常好,所以周瑜是輔政的絕佳人選。

有了周瑜的幫助,孫策才能夠安心把江東的江山交給孫權。因為周瑜所掌握的,是江東的軍權,這是最重要的權力。

孫家能夠在江東有一席之地,關鍵就是因為他們的軍隊是江東各大家族中最強大的。當時的情況大家或許不是很瞭解,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兵馬,這是被允許的。孫家想要當家做主,自然要擁有最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行。

所以周瑜就是孫家強大軍事實力的最好保障,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只是客氣話,其實孫權所能依靠的只有周瑜。

總結:周瑜算是為孫家鞠躬盡瘁了。

孫權這麼小的年紀上台,又不是繼承皇位,對周瑜來說,其實沒有任何束縛。也就是說周瑜想要推翻孫權,其實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可問題就在這裡,周瑜偏偏就是對孫家忠心耿耿,你上哪兒說理去?我認為周瑜之所以如此忠誠,其實是為了完成孫策和自己共同的理想。

當初孫策和周瑜已經規劃好北伐偷襲許昌,從而奪取天下的計劃了。可惜孫策提前死了,這都是命運的安排。周瑜希望完成孫策的夢想,那也是自己的夢想,僅此而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